漳州标志性建筑:龙文塔和八卦楼

漳州标志性建筑:龙文塔和八卦楼
果戈理说:“建筑是世界的年鉴。”歌德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人类活动留下的痕迹最多的是建筑,是人类文明的集中体现,是社会进步的物化记忆。那么对于漳州来说,漳州文化留下了多少建筑?
龙文塔有七层,都是花岗岩的。塔身呈八角形,每层都有檐露。一层和二层各有两个弧形隧道式石闸门,三层以上每层都没有门。八卦楼是漳州古城的标志性建筑。塔建在南城墙西角的龙文山上。据《漳州县志》记载,县令刘天寿于1535年在其上修建石塔,后于1732年废弃重建。塔下有一个“休息园”,里面种满了桃树。每当桃花盛开时,它们都是彩色的,吸引许多游客来参观这座塔。
龙雯塔经历了篝火、沧桑、巨变的岁月,也曾数次废弃。文革期间损失惨重,后来被拆,趋于全军覆没。现在新龙文塔已经搬迁到龙文区。近年来,龙文区人民规划建设了以龙文大厦为中心的龙文园艺观赏园,占地约4公顷。它由两个亭子、一个花园和一个水面组成,与附近的闽南第一碑林、福建省省级风景名胜区云洞岩、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江东桥和宋代巨型石梁桥万松关相连,成为漳州东郊的一个风景区。
八卦楼是漳州的名胜古迹之一,始建于公元1572年初。它是一座八角形的三层木亭子,名为“卫震阁”。又称“八卦楼”,因为它八面开窗,看起来像八卦,很壮观。当时楼上有一副对联:“五大名山,两大碧水,城外风烟;七真儒三、张南文学《贾敏瓯》是在漳州重修八卦楼,先以建筑石为地基(高至城墙),再在基石上重修八角三层亭,比城墙高6尺多(约20米)。
公元1918年(民国七年),粤军陈炯明进驻漳州,拆毁城墙,修道路,八卦楼得以保存。文革期间八卦楼被战火射倒,漳州大桥建成时被夷为平地。1997年,漳州市人民政府改建八卦楼,建筑面积750平方米,分为一、二、三层及夹层,层高48.8米。
你可能还喜欢:
高雄最具代表性的夜市:六合夜市
去高雄一个必去的地方盘点
浙江三大名湖之一:绍兴东湖
独特的南通方言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