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是几月几日,2017年夏至是哪一天?

夏至是几月几日,2017年夏至是哪一天?
“夏天坐在舞台上,青蛙和蝉在灰尘上发出声音。蓝天在响,冷雨如金钱。”夏至属于太阳的转折点,也是一年中最热的一天,中午阳光普照。
所以,在本期中,我们知道了2017年的夏至是哪一天。
可能对长夏和夏至的区别感兴趣
2017年6月21日 12:24:06 农历五月廿七 星期三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夏至时,太阳运行到黄经90度(夏至,目前位于双子座,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中最北端,几乎直接在北回归线上。此时北半球白天达到全年最长。
对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夏至也是一年中最高的一天中午。在北京,夏至可长达15小时,中午太阳高度高达73 32’。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阳光最多,几乎是南半球的两倍。
天文专家说,夏至是太阳的转折点。那一天过后,它会“倒退”,直射的太阳光会开始从北回归线向南移动,北半球的日子一天天缩短。夏至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面积将日益减少。同时,夏至到来后,夜空中的星星逐渐变成了夏星。
中国古代把夏至分为三个时期:“一是鹿角解;二、蝉开始鸣叫;半夏三次。“麋鹿和鹿同属一科,但古人认为它们属于阴阳。鹿的角面对前世,所以属于阳。夏至时,殷琦上升,杨琪开始下降,所以正鹿角开始脱落。
麋鹿在冬至的角度脱落,因为它属于阴;夏至,雄蝉感受到殷琦后,振翅欲飞。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草本植物,因其在盛夏生于沼泽或稻田而得名。于是,在炎热的盛夏,一些消极的生物开始出现,而积极的生物开始衰落。
夏至后,地面加热强烈,空气对流剧烈,从下午到晚上经常形成雷暴。这种热雷暴来来去去,降雨范围小,人们称之为“夏雨分田”。唐代诗人刘禹锡巧妙地利用这种天气写了一首著名的诗,“日出于东,日落于西,路却阳光明媚”。
对流天气带来的强降水,并不像诗词中描述的那么美好,反而往往带来局部灾害。诗人徐的信在《夏雨》一诗中,也恰如其分地描写了夏天的雷雨天气:“夏天,你坐在舞台上,青蛙蝉鸣在尘埃上。天在响,冷雨如钱。”
[结论]夏季中暑是一种常见现象,但在夏至最热的天气,要注意中暑,最好不要外出。
你可能还喜欢:
解决方法:夏至是什么意思?
节气地理:夏至的日出和日落是什么时候
夏至最长的一天在哪里?
节气地理:夏至直射阳光点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