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印度的诞生地 恒河平原

古印度的诞生地 恒河平原
平原是指地面平坦、坡度起伏小、面积广阔的地貌。平原肥沃,易于耕种,温度湿润,易于居住,地势平坦,交通便利。这片平原是一块美好的福地。现在,让城市文化带我们去看看世界十大平原的风采。
简介
恒河平原是印度大平原的东支,位于南亚喜马拉雅山脉和德干高原之间,面积约75万平方公里。西部也被称为印度河平原,大部分在巴基斯坦;东部的恒河-雅鲁藏布江平原(恒河平原)大部分在印度,面积约51.6万平方公里。
地理位置
恒河平原西临起亚木纳河,东至梅格纳河,北接西瓦利和印度、尼泊尔山麓,南至德干高原北缘和孟加拉湾。南亚东部的大平原。由恒河及其支流冲积而成,恒河下游与雅鲁藏布江汇合形成下游平原和河口三角洲。西部是起亚木纳河,东部是梅格纳河,北部是西瓦利和印度、尼泊尔的山麓交界,南部是德干高原北缘,面积约51.6万平方公里。
土地平坦,河网纵横,土地肥沃,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城镇众多,交通便利,是印度和孟加拉的主要经济区域。地形有利于大规模军事行动。包括印度东北部和孟加拉国。地面平坦,水网密布,土壤肥沃,人口众多。盛产大米、玉米、油菜籽、黄麻、甘蔗等。它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雨季容易发生洪水。降水量900-1500 mm,由东向西递减,变异性大,包括德里、加尔各答、勒克瑙、瓦拉纳西、巴特那(印度)和达卡(孟加拉)。
历史和文化
恒河平原以孕育和孕育印度文明而闻名,是古印度的发源地。其平坦肥沃的地理条件诠释了历代众多帝国的兴衰,包括莫杰陀、孔雀王朝、古普塔王朝、莫卧儿帝国、德里苏丹国等帝国的兴衰历史。
农业发展
恒河平原主要种植水稻和小麦,其他主要经济作物是玉米、甘蔗和棉花。西南季风给庄稼带来了足够的雨水,这使得这个地区不太容易干旱。同时,喜马拉雅山为这个地区提供了充足的灌溉用水。
船舶
19世纪中期,随着铁路建设的兴起,大型水运开始衰落。灌溉水量的增加也影响了航运。恒河流域中部靠近阿巴德的河流运输可以忽略不计,多为各种类型的农村河船。然而,西孟加拉国和孟加拉国仍然依靠水来运输黄麻、茶叶、食品和其他农业和农村产品。1947年,印度的分治产生了深远的变化,实际上切断了通过内陆水道从阿萨姆邦运输到加尔各答的茶叶和黄麻的大宗贸易。
灌溉
自古以来,当洪水泛滥时,通常使用恒河水进行灌溉,或者通过重力运河进行灌溉。这样的灌溉在两千多年前写的经典和神话中都有描述。从12世纪开始,在穆斯林统治时期,灌溉得到了高度发展,莫卧儿国王后来修建了几条灌溉渠。英国人随后扩大了灌溉和排水系统。
较老的灌溉渠主要位于恒河和亚穆纳河之间。恒河上游灌溉渠及其支渠长9575公里(5950英里);始于赫德瓦尔。恒河下游灌溉渠及其支渠长8240公里(5120英里),从纳奥拉开始。
水力发电
恒河水电潜力约1300万千瓦,其中约2/5在印度,其余在尼泊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