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发现唐代城墙 遗址在哪里

成都发现唐代城墙 遗址在哪里
成都素有天府之国之称,是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十大古都之一。近日,成都考古研究所公布了考古成果,发现了唐代城墙。唐朝城墙遗址在哪里?接下来,让我们和城市文化.一起看看成都的唐代城墙遗址
成都介绍
成都,又名“荣成、晋城”,是四川省省会,副省级城市,特大城市,西部战区驻地,国家重要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商业物流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西部重要中心城市。作为一座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古城,3000年来名字没变,地址也没动过。成都不仅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而且保存了许多历史遗迹,蜀锦是国家非物质文化之一。在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城里,最近出土了一些历史遗迹。
成都唐代城墙
5月20日,成都考古研究所公布了最新的考古成果,在成都青羊区金童桥附近发现了唐、明、清三代城墙,为研究不同时期古城墙的变迁增添了新的数据和证据,也为研究成都古城提供了难得而有力的资料。
据成都考古队负责人介绍,这些城墙最早建于晚唐,现在长约170米,宽8至12米。目前分为中、西、东三段。其中,中段是保存最差的一段,被现在的环境破坏得很严重,基本上还剩下残砖,东段更差,西段保存最好。
这些城墙的作用是排水,防止城墙上的雨水往下流,冲刷城墙的基角,从而起到保护作用。该负责人表示,自去年10月以来,考古队在该遗址发现了这座古城墙的夯土和砌砖部分。城墙东西走向,整体造型略呈弧形,其中西城保存完好。
根据外面包裹的那层转,大致可以判断是汉代产的砖。这也与文献中的记载一致。负责人指出,南诏在唐末多次侵犯成都边界,对成都城墙造成严重破坏。公元876年,城墙在成都罗城慢慢修复拼凑。
在唐代城墙之外,还可以看到清代城墙的巨大压脚石。它是由铺在三石土壤上的红砂岩条铺成的。可见,唐代以后,成都的城墙基本上是在唐代城墙的基础上修建的。
有趣的是,城墙到达成都西北角时,由南北变为东西,全城收缩,历史上有一段美好的传说。据说高骈修建罗城的时候,茂县龙池有个女神,希望他不要用城墙围住饮马河沿岸的龙女庙,不然她就不能自由的回到家乡了。
为此,高骈特地缩了城墙,离开了罗城外的龙女寺。当然,高片让城墙在这里缩水,可能只是原因之一,更多的因素可能只是按照饮马河的走向修建,最终将饮马河变成罗城的护城河。
相关文章推荐:4月发布全国空气质量排名,福建两个城市进入前20
灵山景区暂停开放详情
全国水质排名2019年水质最好的河流
厦门发布的2019中国城市发展潜力排行榜位列前2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