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闪光,古今中国十大感人故事

人性的闪光,古今中国十大感人故事
人性是使人成为人的属性,是人区别于世界上其他动物的属性。古往今来,人性的善与恶随着世界的沧桑而生与死,而恶人男女则被铭记千年,而好人和义人则永生。今天的民间故事为你编了十个中国古今感人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追寻人性的闪光。
陈宇荣,来自湖北武汉,今日中国十大感人故事之母爱齐天,是一个普通的母亲。13岁时,她的儿子叶海滨被诊断患有先天性疾病,——肝豆状核变性。肝脏不能排出体内产生的铜,导致铜长期积累,进而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和内脏。这种肝病无法治愈,最终可能导致死亡。
由于家庭情况,陈宇荣只能先给儿子做保守的保肝治疗。然而,在他儿子再次吐血后,她决定请医生为自己做肝移植,并切除了一部分肝脏来救儿子。然而,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打破了陈宇荣捐献肝脏救儿子的希望:2008年12月31日,陈宇荣的肝脏活检显示,重度脂肪肝和脂肪肝细胞占50%-60%。这种情况下一般不适合肝移植。
考虑到叶海斌情况危急,陈宇荣急于救儿子,武汉同济医院为他进行了一次重大会诊,最终设计了一个“折中”的手术方案:叶海斌保留部分肝脏,陈宇荣将三分之一的肝脏捐献给儿子。这样,陈宇荣的肝脏可以为他的儿子代谢铜,同时,陈宇荣的肝脏基本上可以维持自身的需要。
手术原定于2009年2月19日进行,但就在手术前一天,外科医生陈智水教授把陈宇荣叫到办公室。陈教授告诉她,术前常规检查发现叶海滨有丙肝。按照既定的方案,如果叶海斌留在体内的肝脏部分,会感染将要移植的母亲的肝脏,导致再次肝硬化,最终浪费母亲的肝脏。
为此,叶海斌的肝脏必须完全切除,母亲需要为儿子切除一半甚至更多的肝脏。但母亲患有严重的脂肪肝,1/2的肝脏不足以支持自己的新陈代谢。无奈,捐肝救孩子手术取消。
陈宇荣的丈夫叶国祥和儿媳也想给他儿子捐肝。然而,考虑到她的丈夫仍然要工作来养家糊口,而她的儿媳妇还年轻,陈宇荣决定根据医生的建议通过减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脂肪肝。2月18日,陈宇荣出院后,当天晚上她开始了自己的减肥计划。她选择走路是因为医生告诉她不要吃药,不要运动太用力。
从陈宇荣家旁边的小巷,走到大坝。左边不远处是一个标有“2”的石墩,也是陈家集东坝的起点。陈宇荣从这里出发,走到大坝的尽头:一个标有“4.5”的石墩,来回走了整整5公里。陈宇荣一天走10公里,早上走一次,晚上走一次。
每天早上,陈宇荣在5点前离开家。晚上,陈宇荣会在晚饭后出去,因为大坝上没有夜灯,她不能回来得太晚。普通人很难想象,坚持每天10公里距离,每餐半拳的饭团需要什么毅力。然而,无论晴雨,陈宇荣坚持每天步行10公里,坚持了7个月。
七个月后,当陈宇荣再次去医院检查时,奇迹出现了。她的体重从66斤减到了60斤,脂肪肝细胞占不到1%,所以脂肪肝消失了!连医生都感叹:经过几十年的医疗,我从来没有见过一个病人在短短7个月内消除脂肪肝,更不用说严重了。“简直是奇迹!”
2009年11月3日,陈宇荣和儿子叶海滨在武汉同济医院成功接受肝移植。回顾七个月的“离家出走救孩子”,这是一场命运的马拉松。母亲忍住饥饿和疲惫,不敢停下来。上帝用疾病考验人类的感情,于是她放弃了血肉,付出了艰辛,保留了信心。C
浪漫美丽世界的十个爱情故事
野外十凶兽的传说,野外十凶兽的外貌特征
历史上十大不可原谅的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