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第一灯市 海宁硖石灯会

江南第一灯市 海宁硖石灯会
说到海宁,浙江,人常常会想到钱塘孔、王国维、徐志摩、金庸等文化名人,也会想到世界遗产皮影戏和古代工程杰作京杭大运河。在这个“潮城”和“皮都”中,其实还有流传了两千多年的“石霞灯会”,所以今天的老黄历将为大家介绍享有“江南第一灯城”美誉的海宁石霞灯会。
潮文化、花灯文化、名人文化历史悠久,一直被称为海宁的三大文化名片。海宁市石霞镇著名的“石霞灯会”有2000多年的发展历史,始于唐代,盛于宋代,南宋时被列为皇家贡品。
石霞花灯以其独特的刺绣工艺和精湛的造型构思而闻名于国内外。素有“江南一灯”之称,是江南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国灯艺的瑰宝,以“八字手法、针法”著称,灯下展现的立体画面生动传神。
与此同时,石霞灯艺人将诗歌、戏曲、民间故事、绘画和古民居等融为一体。他们创作的灯笼不仅具有独特的民族民间艺术特征,而且表现出“精、巧、细、声、光、动”的艺术特征,在民族民间艺术中独树一帜。
民国时期,《石霞彩灯》赴法国巴黎国际博览会获奖;两次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世界优秀手工艺徽章”;还被周XX作为国礼送给外宾;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哪里有光,哪里就会有会议。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在石霞镇举行的民间元宵节,以其做工精细、夜迎灯笼的盛况而闻名,享有“江南第一元宵节”的美誉。作为一种民间习俗,打灯笼、跟灯笼、打灯笼的习俗形成于清朝乾隆年间的海宁石霞。五谷丰登,社会崛起,民间自发迎来灯笼,成为世世代代的惯例。
可以说,石霞灯会是石霞灯会创意和艺术造诣的综合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