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发现地质奇观天坑心湖 天坑是什么

张家界发现地质奇观天坑心湖 天坑是什么
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美丽的风景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和发现。最近,张家界发现了一个心形天坑。张家界发现的地质奇观天坑湖怎么样?什么是天坑?本期让我们来看看城市文化。
张家界发现地质奇观天坑心湖
近日,在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县毛焰河风景区“百里画廊”发现了——个天坑湖的罕见地质景观。湖水被茂密的树木和悬崖环绕,属于喀斯特地貌。因为地势险峻,很少有人踏足,一直保持着原有的生态面貌。据初步测量,整个天坑的深度约为200米,湖泊面积超过200平方米。湖水常年恒温,碧绿清澈。从空中看,天坑湖酷似“心”型,因此被当地人称为“天坑心湖”。
天坑是什么
天坑是指碳酸盐岩岩溶地区发育的岩溶负地形,围岩陡峭,深度和口径可达数百米。体积巨大,底部与地下河相连(或者有证据表明地下河已经迁移)。2001年以前,一直被认为是岩溶漏斗的特例。2001年,中国学者正式提出将这种喀斯特地貌命名为“天坑”。
20世纪80年代初,地质学家在中国发现了“大雁湾”和“小燕湾”,这是世界上发现的第一个大漏斗地貌。此后,随着我国南方大型岩溶漏斗的不断发现,国内外学者对这类地貌进行了深入研究。
天坑成因及发育条件
碳酸盐岩中形成的天坑有两种成因类型,即塌陷型和侵蚀型。
塌陷的天坑
塌陷引起的岩溶天坑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重要的类型,在数量上具有绝对优势,如小寨天坑、大石围天坑群、小燕湾天坑、龙岗天坑等。
塌陷天坑是由于地下河流的强烈溶解和侵蚀,岩层不断坍塌并到达地表而形成的。它的发展从地下走向地面,经历了地下河隧道、地下塌堂、地表天坑等几个主要阶段。
塌陷天坑的形成应满足以下必要条件:(1)有厚度巨大的连续沉积碳酸盐层,连续出露和分布范围广;岩层的水平至平缓姿态,尤其是宽而平的背斜轴部最为有利;相对较低位置的排水基准面和含水层的包气带厚度在50-200米以上;热带至亚热带气候条件,有温度、湿度和雨水;含水层中存在一个物质和能量输入输出功能强大的动力系统。
侵蚀型天坑
侵蚀天坑是在特殊的地质、地貌和水文条件下形成的天坑或盲谷天坑。到目前为止,只发现了两例。
其发育条件应是:(1)上部和下部应有极厚的非岩溶和岩溶岩层结构,并分别在上游和下游广泛出露;岩层整体水平至平坦;下部岩溶岩层中有一个厚度为100-200米的含水层渗流带;热带至亚热带气候条件,有温度、湿度和雨水;有几十万年的地壳上升。
相关文章推荐:你知道中国四大沙地中有多少沙漠
中国的四大沙漠是什么?四黄沙无边
中国的四大草原上都有牛羊
中国三大海湾的特点是什么
中国四大著名岛屿中哪个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