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个小冰河期是什么时候 明朝小冰河时期有多冷

上一个小冰河期是什么时候 明朝小冰河时期有多冷
在今天的生活中,除了关注自己的兴趣之外,我们还会关注一些气候变化。众所周知,人类将进入一个小冰河期,那么最后一个小冰河期是什么时候?明朝小冰期的时候有多冷?本期让我们来看看民间故事。
上个小冰河时期是什么时候:明朝时期
明代小冰期是指我国明末极端寒冷的气候灾害。明末,中国年平均气温比现在低。夏季旱涝相继出现,而冬季则异常寒冷。不仅河北,还有上海、江苏、福建、广东等。
“小冰期”期间,地球气温骤降,全球粮食产量锐减,引发剧烈的社会动荡,人口锐减。国外有学者认为,小冰期是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
明末清初,《阅世编》,《庸闲斋笔记》,《明史五行志》,《清史稿灾异志》,0103010等等都提到过这种奇特的天气。
在中国古代,气候异常往往被归咎于君主的不道德行为。在西方,宗教审判被用作一种手段。在欧洲,从1570年(龙四年)到1580年(明万历八年),粮食危机和犹太人及女巫的狩猎活动是最猖獗的十年。同一时期,日本战国时期爆发了大量的民间起义,杉山千信先后12次秋冬出兵关东讨饭。
明朝小冰河时期有多冷
根据当时南北地方志的记载,明朝气候灾变的前兆可以追溯到嘉靖初年,万历十三年(1585年)才变得明显,但时不时地开始骤然增大,1600年左右开始骤然加剧,崇祯一度达到灾变的高峰。
清朝初年,不仅北方受影响,就连江南也因为气温异常而冰冻。当时的历史学家谭千曾在书中记载,1654年(顺治十一年)阳历十一月,乌江运河冰面厚达三尺多,从乌江到嘉兴冰封,需要壮士破冰,才能每天行驶3-4公里。阳历十一月,南运河结冰,历史罕见。可见顺治时期江南天气寒冷。另外,当时也有长江结冰的记录。
就连气候一向温暖的珠江三角洲也经历过异常天气,广州等地降雪频繁,牲畜冻死现象。
明朝小冰期是中国历史上第四个小冰期。当时气温骤降,导致北方大旱,大量粮食减产,引发了数十年的剧烈社会动荡和战争。长期饥荒是战争无限扩大的根本原因。前三个“小冰河期”,中国人口锐减五分之四以上,明末最后一次人口锐减只有一个,得益于美国的土豆、玉米、红薯等抗旱高产作物挽救了生命。国内外专家甚至指出,明朝灭亡后的1650年到1700年这段时间,是整个小冰期中最冷的时期之一。
相关文章推荐:如何阅读中国建筑师裴去世后最著名的作品
历史上真实僵尸事件的灵异故事详解
当八仙横渡大海时,谁在下一句话中有显示他们神奇力量的意思
穿越大海的八仙叫什么名字?据说如何渡海
老一辈说的话超出了你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