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是怎么说话的 感叹科技的伟大

霍金是怎么说话的 感叹科技的伟大
伟大的物理学家霍金已经离开了我们,但他宝贵的知识将永远传承下去。众所周知,霍金有病,只能动三根手指,那么他是怎么和别人说话和交流的呢?本期外国名人故事,为您分析。
霍金早在21岁就被诊断为肌萎缩侧索硬化(一种病因不明的运动神经损伤疾病,也称为“渐冻症”)。他的肌肉会逐渐失去力量,收缩,最终扩散到呼吸和吞咽的相关肌肉,他很可能会死于呼吸衰竭。
随着病情持续恶化,霍金开始依靠拐杖出行。几年后,霍金站不住了。虽然他很不愿意坐轮椅,但面对现实他只有这个选择。霍金与轮椅的近50年绑正式开始。
起初,轮椅只是霍金的交通工具。除了行动不便之外,他和普通人没什么不同。他还能和别人谈笑风生,慢慢写下一些公式。
但霍金没有心情继续“打轮椅”,病情再次恶化。他不能再写了,开始含糊不清地说话。一开始大家都勉强能看懂。后来,只有他的家人和最亲密的朋友才能准确理解和猜测他说的话。
1985年,霍金在欧洲访问期间患了严重的肺炎,医生做了气管切开术。虽然救了他的命,但他永远失去了声音。
对于霍金来说,失声后的沟通可能比生死还重要。他也尝试过很多方法,但都不尽如人意,比如原拼版。
霍金需要用眼睛选择区域,然后确定颜色,最后扬起眉毛表示确认。每个字母都必须拼写成单词。这种“眉目传情”的手法需要两个人来练习,拼一个单词需要几分钟,极其麻烦。让霍金重新说话,不仅是他自己的愿望,也是学术界的迫切需要。物理学家马丁金首先想到用一套辅助软件与霍金交流。他找到了加州Words公司的CEO,请他帮助霍金教授。这位首席执行官曾经开发了一款名为均衡器的软件,以帮助他也遭受“逐渐冻结”的岳母。当他得知是霍金教授要帮忙时,马上表示要全力以赴。
为了方便运行软件,他们在霍金的轮椅上安装了AppleII电脑和显示器。这个系统的原理其实很简单。光标会一行一行地扫过屏幕上显示的字母。霍金只需要在光标经过想要的字母时给电脑一个确认指令。
当时霍金的手还是有一定的锻炼能力的,这不仅让他能够自己操作轮椅,辅助软件的使用也没有问题。毕竟整套软件只需要一两个按钮就能操作。
据说霍金是扫描输入法三大最快用户之一,每分钟能拼15-20个单词,另外两个是软件开发者本人和他的好朋友。
这个软件解决了霍金的输入问题,写字也很方便,但光有生活中的文字远远不够。霍金的家人和朋友已经找到另一家公司开发语音合成器,希望能得到帮助。
该公司生产的设备主要用于电话自动应答系统,很荣幸能得到霍金的帮助。他们修改了一个CallText5010设备,使用了当时最好的文本到语音处理器,并于1988年提交给霍金。这样,霍金在进入文字后就能“大声说话”,仿佛脱胎换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