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解历史悠久的民族:德昂族的资料

来了解历史悠久的民族:德昂族的资料
德昂族,又名“崩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缅甸联邦共和国边境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中方住在云南德宏、保山、临沧等地的深山里……然后,和小编一起来到德昂族文化,了解历史悠久的德昂族的资料。
德昂族,又名“崩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缅甸联邦共和国边境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中方生活在云南德宏、保山、临沧深山,缅方生活在掸邦、克钦邦深山,与傣族、景颇、佤族有着密切的交往。
历史上德昂族一直被称为“普子”、“芒人”、“普仁”。自清代以来,史书如甘龙《东华录》、光绪《永昌府志》等,都是以傣族人的名字来形容“崩龙”。当地汉族人根据其女性服饰的特点,也将“别烈”支系称为“红崩龙”。解放后,国家鉴定使用“崩龙”这个名称。后来根据民族意愿,从1985年9月21日起正式称为“德昂族”,报国家批准。
德昂族有很多支系,如王茹、郭茹、Rue、Rujin、Ruben、Rubo、Rubieya、Rumaia、Ruang、Rula、王茹、Ruke、Rubielie、Ganbielie、Rubue、Rubudong、Rumengding、Rugeruo等。中国德宏德昂族自称“德昂族”,临沧德昂族自称“尼翁”或“纳翁”。“昂”为民族所称,意为“岩石”、“洞穴”。“得”、“尼”、“那”是附加的表示尊重的词语。
中国大约有一万六千(1990)个德昂族人;缅甸约有30万德昂族,武装力量“德昂族民族解放军”约有3000人。德昂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该语言属于南亚语系孟高棉语系的瓦德昂语分支。文字流传不广,主要用来记录民族的历史、道德、法律法规,以及写佛经。许多人都熟悉傣族,中国人或景颇族。
民族历史
德昂族是云南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它的祖先最早生活在怒江东岸和澜沧江西岸的保山地区。由于拒绝接受哀牢人(傣族先民)的统治,他们在西南方向逐渐迁徙到缅甸西北部,定居在与中国交界的深山里。
德昂族曾被中原王朝称为“普子”、“芒人”。因为分布在古濮人的西南地区,被中原王朝草草划入“白濮”。
德昂族的祖先在隋唐时期被称为“莽人”、“普子人”、“王鞠子人”。先后臣服于汉、晋、南诏、大理,成为元朝以后的傣族土司。德昂族绝大多数居住在景颇族、汉族、傈僳族、傣族等民族聚居的村落,主要从事农业生产。
清朝史书称之为“崩龙”,新中国成立后用于国家鉴定。根据我国人民的意愿,从1985年9月21日起更名为“德昂族”。
你可能还喜欢:
独具民族特色的德昂花节
德昂族独特的“皇冠式”居住文化
德昂族最重要的宗教节日是什么?
德昂族令人垂涎的饮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