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初历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太初历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太初历法的编纂是我国历史上一段非常辉煌的历史。这种历法在当时的世界上无论是精度还是先进程度都是领先的。虽然仅使用了188年,但太初历法在影响和认识后世历法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本期中国历法.让我们来看看太初历法的具体内容
汉武帝元丰七年五月,将年号改为元年,颁布实施了这套《汉历》,后人称之为《太初历》。《太初历》规定一年等于365.2502天,一月等于29.53086天;用“加法”代替以前的“减法”来调整时差。将十月初改为正月初。
以正月为年初,无气月为闰月,使月季配合更加合理;精确测量行星的会合周期。比如水银柱115.87天,只比当前测量值少0.01天;采用135个月的摄食周期,其中太阳经过黄白交点23次,两次为一个摄食年,即一个摄食年=346.66天,比今天实测值大不到0.04天。太初历也首次将二十四节气纳入历法,对农业生产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以无气月为闰月,调整太阳周日与农历的矛盾。
农历正月初一有十五个月,跨度公元前104年。冬至有两次,前一次冬至是公元前105年12月(公历)。农历正月初冬[十月前](约公元前105年11月23日)至农历正月初冬[十二月后](约公元前103年2月8日)。
这是我们日历上划时代的进步。《太初历》年,根据天文观测和历史学家多年的记录,获得了135个月的日食周期。《太初历》不仅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历法,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它问世至今已有188年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