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春分节气的寓意及内涵 气象特征

2021年春分节气的寓意及内涵 气象特征
中国有二十四节气,每个节气的时间不同,每个节气的特点也不同。那么2021年春分节气的含义和内涵是什么呢?春分的气象特征是什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理解分析一下。
2021年春分节气寓意及内涵:昼夜几乎相等。
春分是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之一,春分是24个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在中国古代,立春、长夏、立秋和立冬被用来表示四季的开始。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在每个季节的中间。春分那天,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时间相等。所以古代春分也叫“昼夜分点”,民间有“春分昼夜平分”的说法。俗话说“春分小麦涨,肥水要紧跟”。一场春雨温暖,春雨过后,我忙着耕田。繁忙的春运即将开始,春管春耕春种即将进入忙碌阶段。春分过后,越冬作物进入生长期,应加强田间管理。由于气温上升较快,需水量相对较大,农民朋友应加强蓄水和水土保持。
春分天气气象特征
春季干旱
在北方,特别是西北和华北,有一句话叫“十年春旱”“春雨贵如油”。冬季雨雪少时,冬小麦处于越冬阶段,对缺水不敏感。3个月后,土壤解冻,小麦变绿;春天,庄稼从南向北播种。如果这个时候降水继续少,干旱现象就会体现的很明显,幼苗的情况可想而知。
在空中飞扬的细沙
春分,西北、华北、东北大部分地区仍处于冬到春的过渡阶段。阳光明媚,风大,刚开始又暖又冷。根据近几年沙尘天气统计,4月最多,3月次之,春分15天,从3月底到4月初。在这些地区,强风吹起的沙尘和高空飘来的浮尘,尤其是沙尘暴对大气造成的污染,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一度成为热门话题。
晚春寒冷
早春,气温迅速上升,然后温度持续偏低一段时间,这种天气现象称为冷泉。在南方,冷泉的主要作用是早稻烂秧。在北方,会影响花生、蔬菜、棉花的生长,严重造成小麦死苗。1976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了一次非常严重的春寒。仅湖南、江西、湖北三省就损失粮食种子7——8亿斤。
低温潮湿天气
春分期间,冷空气持续侵入我国南方时,会出现低温的冷泉天气。这个时候会有持续的阴雨天气,对农作物影响很大。当日平均气温降至103,335,412以下(各地区标准不太一致),时间持续5-7天以上,可能造成严重的水稻秧苗腐烂。因为水稻和棉花都是喜温作物,当温度在103,335,412以上,最低温度在5以上时,有利于保苗。另一方面,有低温阴雨天气的时候,可以考虑一下。霜和霜是春季寒潮和强冷空气的产物。气候转暖,寒潮罕见,但也不能马虎。
中国南方的前汛期
华南有两个时期的集中降雨,一个是——6年4月的前汛期,一个是——9年7月台风降雨形成的后汛期。第一个汛期从4月初开始,5月中旬达到高峰,平均每年有20次暴雨,6月最多,占暴雨总量的一半以上,持续时间长,猛烈。因为“春分”只触及了flo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