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金门菜刀的来历及特色

探寻金门菜刀的来历及特色
说起金门,台湾省管辖的一个岛,离大陆很近,尤其是厦门,在这里可以看到这片壮美的土地。所以暂且抛开金门的历史不谈,今天的城市文化将跟随小编去了解金门的四大特产之一——金门菜刀。
1958年至1979年间,中国人民解放军在炮击金门,用手榴弹和炮弹轰炸金门;20年间有100多万枚炮弹落在金门。炮击初期使用爆炸手榴弹;后期用非爆枪宣告炸弹,是金门菜刀的主要材料。
菜刀起源炮兵战争结束后,李金和钢刀店的老板吴军在岛上寻找废弃的弹壳,并用它们来锻造刀具。由于弹壳的钢质极佳,用其制作的菜刀特别锋利、耐用、坚韧,即使切割硬物也很难变形,使金门菜刀在台湾省岛家喻户晓。为了防止假冒产品混合,刀具厂发起了野外指定炮弹来制造刀具。
炮弹数量惊人炮轰金门20年,不知道过去送了多少菜刀。现在金门每月出土100枚炮弹,一枚30公斤,一枚0.5公斤。菜刀产量惊人。据估计,金门823炮战留下的炮弹,大概至少能生产6000万把菜刀,更不用说装备全台湾省的家庭主妇了。
金门菜刀的特点极其锋利,用两个手指握住把手,刀刃朝下,拖着纸,纸立刻被无情地分成两块;二是刀刃永不生锈,菜刀经受过厨房烟火,至今干净如新;三、经久耐用,配金门炮弹菜刀,号称三年不磨刀,是台湾省家庭主妇的厨房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