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心脏精度每三百万年差1秒 北斗是什么

北斗心脏精度每三百万年差1秒 北斗是什么
在当今世界,中国也取得了很大的技术进步,在许多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众所周知,中国北斗的心精度比每三百万差一秒。北斗的心准度是多少?北斗是什么?本期让我们来看看民族文化。
北斗心脏精度每三百万年差1秒
北斗的正式开通举世瞩目,中国终于有了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但北斗成功的背后,中国北斗人用了26年时间,动员了400多台,30多万科技人员参与研发。北斗心脏的精度每三百万年相差一秒,这已经成为中国科技腾飞的最好证明。
北斗心脏的精度每三百万年相差一秒,指的是卫星导航系统的定时精度。导航系统的本质是一个时间测量系统。如果卫星有十亿分之一秒(1纳秒)的时间误差,就会产生0.3米的测距误差。只有在卫星上配置一个高精度原子钟,卫星才能直接广播并发出高精度的导航定位信号。
在北斗卫星的诸多必备部件中,铷原子钟可以说是北斗卫星的“心脏”,决定了定位、测速和授时功能的精度。
据航天集团专家介绍,进口一个铷钟用了18个月。当时中国科研团队以研究所为主人,日夜工作8个月。最终成功交付至星载铷钟,北斗二号首星如期发射。此后,国产铷钟逐渐全面取代进口铷钟,精度达到三百万年一秒。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研制的无源星载氢脉泽作为新型北斗导航卫星三大关键技术之一,百万年甚至千万年一秒误差,最近获得2019年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据介绍,目前欧洲只有伽利略卫星在国外搭载了星载氢钟。与中国的车载氢钟相比,它们的地面测试性能是相当的。但从在轨综合性能来看,中国的星载氢钟用户测距误差较小。氢钟为我国北斗导航卫星系统与GPS、伽利略等同阶段卫星导航系统竞争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北斗是什么:中国卫星导航系统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英文名称:北斗导航卫星系统,简称BDS)是中国自行开发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继GPS和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俄罗斯的GLONASS和欧洲联盟的伽利略系统是联合国卫星导航委员会认可的供应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它可以为全球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可靠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并具有短信通信能力。初步具备区域导航、定位、授时能力,定位精度分米级、厘米级,测速精度0.2 m/s,授时精度10纳秒。
相关文章推荐:仰韶文化的名词解释和文化类型
仰韶文化是基于什么及其相关介绍
《四宝斋》是四张笔墨纸的进化史
八虎是谁
江东十二虎臣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