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拜月的风俗 拜月的含义

中秋拜月的风俗 拜月的含义
中秋节是中国由来已久的传统节日节日之一。随着中秋节的不断发展,已经形成了许多中秋节文化,其中拜月就是中秋节文化和习俗之一。中秋节拜月的含义是什么?本期让我们来看看老黄历。
你可能感兴趣:2020年出行吉日
拜月,中秋拜月的风俗 拜月的含义,中秋节的习俗之一,在中国是一个非常古老的习俗。早在周代,古代皇帝就有祭祀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的习俗。
朝拜的地方叫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它们位于东南和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月亮的地方。《礼记》记载:“天子在春,太阳在秋,月亮在晚。朝日王朝,月亮的黄昏。”这里的月夜指的是晚上祭祀月亮。这种习俗不仅是宫廷和上层贵族所追求的,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影响到民间。
你可能感兴趣:2020年修造吉日
早在古代,中国人就有“秋暮月”的习俗。夕月,即拜月神。
周代,每逢中秋之夜,都要举行迎寒祭月。用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搭起一张大香桌,其中月饼、西瓜是绝对不可缺少的。西瓜应该切成莲花形状。月亮下,把月亮雕像放在月亮的方向,红烛高燃,全家轮流拜月,然后主妇切团圆月饼。切人提前算算全家有多少人。在家的和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切的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大小也要一样。
你可能感兴趣:2020年领证吉日
明清以后,社会生活中的实用功利因素突出,除夕夜日本和中国的世俗利益丰富。以赏月为中心的抒情神话文人传统弱化,功利崇拜、祈祷和世俗情感愿望构成了普通人中秋习俗的主要形式。因此,“民俗拜月”成了一种对团圆、娱乐和幸福的向往;逐月送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