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文化:陕西地方戏曲剧种有哪些

戏曲文化:陕西地方戏曲剧种有哪些
陕西省是中国地方戏种类繁多的地区之一,许多民间戏剧深受人们的喜爱。那么,你知道陕西的地方戏曲戏是什么吗?我们一起来看看。也许,你对戏曲情有独钟,是个忠实的戏曲迷。
秦腔
秦腔是西北地区最古老的剧种之一,起源于西周,发轫于西府(核心地区为陕西宝鸡市岐山(西气)、凤翔(永城))。成熟于秦朝。
秦腔,又称随机戏,流行于我国西北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其中宝鸡的西府秦腔口音最为古老,保留了较为古老的读音。还有就是因为用枣梆子作为打击乐器,所以又叫“梆子腔”,俗称“明子明”(因为拍手时发出“梦幻”的声音)。
眉户
胡美是陕西省的主要剧种之一。它因其委婉的旋律和迷人的艺术魅力而得名。其贡调以小调为主,俗称“曲子戏”,学者常称之为“清曲”。
现代眉家在关中分东西路。东路的眉家盛行于华阴市和华县,民间有“同州梆子线晴,二花眉家遍天下”的说法。西路眉族最早盛行于梅县、户县,得名于“眉族”。
碗碗腔
碗戏是陕西省地方剧种之一,又称“灯碗戏”和“阮儿戏”。前者以小铜碗主打击乐节和皮影戏灯命名;后者以主仪阮咸命名;盘腔结构,通俗典雅的歌词,悠扬轻快的音乐,细腻的节奏,严谨的韵脚。
该剧起源于陕西华山北麓的华阴、华县,形成并成熟于清初。历史剧一直以皮影戏的形式表演,深受人们的喜爱。
商洛古画
商洛古画,俗称花鼓子、地梆子,流行于陕西商洛,属于民间地方戏。它是中国陕西商洛独特的传统艺术表现形式。它结合了商洛民间艺术的特点,其唱腔以商洛地方语言为主,故称“商洛古画”。商洛古画艺术形式丰富多样,音乐曲调流畅优美,传承历史悠久,在戏曲音乐发展演变史的研究中起着“活化石”的作用。
同州梆子
陕西地方剧种之一的通州梆子,是现代秦腔诞生的基础。形成于陕西关中东部十余县,以大理县(旧称通州府)为中心,基本形成于明朝嘉靖年间。因为伴奏乐器用枣拍板击节,发出“明、明”的声音,所以叫“明”或“梆子”,后来与其他梆子剧种不同,最初叫“通州梆子”。
一般认为,老秦腔通州梆子是秦腔的起源,在各种秦腔的形成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以xi安为中心的中秦腔形成后,称之为“东秦腔”,其他省份称之为“西秦腔”、“西调”、“陕西梆子”、“山山梆子”。
你可能还喜欢:
中国古代戏曲之母是什么剧
河南有哪些剧种,河南三大剧种介绍
戏曲大全:中国戏曲类型及其代表作品
戏曲大全:《牡丹亭》昆曲全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