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古老的客家土楼 馥馨楼

最古老的客家土楼 馥馨楼
当我们感叹外国建筑的神奇时,我们应该更多地了解中国的传统建筑艺术。土楼也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中的一种丰富色彩。
所以,在本期中,土楼文化将关注阜新大厦。
阜新大厦
阜新大厦位于雷虎镇下寨村。建于公元769年,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是永定最古老的客家土楼群。占地面积1275.76平方米,四层楼高。整面墙都是用生土夯实的。阜新楼没有石基,沿袭中原先民的建筑技术和形式,充分说明了永定土楼与黄河流域传统民居的渊源关系。建筑四周有一条四米宽的保护建筑的壕沟,前面有一座吊桥,底墙是用生土拌石灰和红糖做成的,非常坚固。
阜新大厦,也称为建筑大厦或火烧楼和寨楼,位于福建省西部永定县雷虎村的中心,是迄今为止能看到的最古老的方形土楼之一。这座建筑最初是由林、易和周建造的,后来属于当地的沈氏,现在归孔所有。孔家族的创始人孔忠贤从上杭县迁到乡。他有三个儿子,任艳、伊彦和延吉。孔炎很会养鸭,一开始是借的楼。几年后,一向勤俭持家的孔颜家越来越兴旺。与此同时,沈氏一家因为在繁华的大楼里难以容纳,需要另盖新房。所以孔和沈石商量转会的时候,一拍即合,就在这里定居了。由于该建筑是沈氏的祖宅,孔还专门在该建筑附近为沈氏修建了一座祠堂,至今仍存在。
建筑有两个最大的特点:第一,生土掺石灰和红糖夯成的墙体比现代水泥更坚韧。几年前,大楼东侧的居民为了方便出入,不得不在后面开一个小门,用钢挖,凿成小块,不知不觉花了20多天。另一个特点是,在离墙10米的建筑周围有一条原始的沟渠,深3米多,宽5米,与村渠相通。可以当护城河御敌养鱼,两全其美,所以以前叫“护城河池”。四五十年前护城河还在,后来淤泥越积越多,水越来越浅,工厂原有的功能也就丧失了。后来房东干脆用泥巴石头填了,但痕迹还是能依稀辨认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