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部中国史:中原文化与中原崛起有什么关系

半部中国史:中原文化与中原崛起有什么关系
中原文化的发源地是河南省,今天的中原文化是河南省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称。说到中原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史前时代。到现在,可以算是中国历史的一半。接下来,我们将了解中原文化与中原崛起的关系。
史前文化
中原史前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领域广泛。大约8000年前,裴李岗文化在新郑裴李岗遗址出土了数百件磨石器和陶器。舞阳贾湖遗址有53处新石器时代遗址、370个窑洞、13个陶窑、灰坑、墓葬、瓮棺等。出土了近5000件文物,特别是世界上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骨笛,改写了世界音乐,出土的酿酒文物经美国公式复制后,产生了9000年前的古酒,轰动世界。
7000年前的仰韶文化中出土了大量彩陶和抛光石器,充分反映了我们的祖先在新石器时代的生产和生活状况。在5000年前的龙山文化时期,河南还发现了相当丰富的陶质动物浮雕和鼎、壶、壶等文物。
由此可见,史前文化在河南发现的地方不止一个,不仅仅是几个地方的几处历史遗存,而是一个连续的、大规模的历史遗存。这些都充分说明河南在整个史前文明时期处于领先地位,也足以说明中原是中华文明最早起步的地方之一。
神龙文化
龙是智慧、勇气、好运和荣誉的象征。河南是龙的故乡。被称为人类始祖的太昊伏羲,在今天的周口淮阳地区首创龙图腾,实现了古代众多部落的第一次大融合;黄帝作为人类的另一个祖先,在统一了黄河流域的部落后,用龙作为新郑地区新部落的图腾。今天,中国人被称为“黄帝子孙”、“龙的子孙”,这就是他们来的原因。
从出土文物来看,我省发现的龙文物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是最正宗的。濮阳蚌龙是中国最早的龙形象,被考古界誉为“中国第一彝龙”。在中国第一首都偃师二里头遗址发现的大型绿松石龙形物品,至少有3700年的历史,被学者们命名为“中国龙”等等。这些龙文化遗存从夏、商、周、汉、唐、明、清一脉相承,是中华民族龙图腾的起源,可以说是北京故宫各种龙形象的祖先。
中原和全国各地的许多民俗也与龙有关,如节日跳龙灯、2月2日祭祀龙王、吃龙须面、端午节赛龙舟等。除了在中国传播和继承这些文化之外,海外华人也把它们带到了世界各地。在中国的住宅区或世界各地的中国城市,最引人注目的装饰品是龙。中原大地产生并完善的龙形象,如今已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华文明的精神核心,中华民族团结的纽带,共同的精神支柱。
你可能还喜欢:
中原文化有什么特点?中原文化的五大特征
拥有众多古都的陕西在中原文化中的地位
六千多年的历史,中原文化是什么意思
维吾尔人有哪些风俗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