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的意义 起源是什么

冬至的意义 起源是什么
冬至是中国传统的节日,冬至也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冬至时,南方有吃饺子,北方有吃饺子的习俗,那么冬至的意义是什么呢?冬至的由来是什么?本期让我们来看看老黄历。
你可能感兴趣:冬至出生的人命运如何
冬至的意义:寒冷将至,冬季正式开始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重要的节气。根据公历,冬至节通常在每年的12月22-23日(今年是22日12: 19)。这一天,太阳运行到黄经270度,纬度最南端,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白天最短,夜晚最长(在北极圈内24小时都是夜晚)。冬至那天,中午太阳的高度也是北半球最低的。比如在北京,太阳的高度只有26 42’。因为这一天中午面影最长,所以也叫“到太阳”。
你可能感兴趣:冬至习俗 民间活动有哪些
中国古代非常重视冬至,把有冬至的月份指定为“分月”,在十二分支的顺序中是第一位的。因此,冬至仍然是一个传统节日,俗称“冬至节”和“龙至节”。从冬至开始,白天会逐渐变长。古人认为这是“阴极的开始,所以冬至被视为一年周期、自然命运周期、万物生长周期的真正起点”。在代表冬至的六爻中,全是阴的六爻中最低的一爻变成了阳爻,所以冬至也被称为“一阳出世”。
你可能感兴趣:为什么要过冬至 是第几个节气
冬至起源
早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中国就用土归观测太阳,测冬至,这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的一个,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殷周时期规定冬至前一天为岁末,冬至节相当于春节。后来实行了夏历。但冬至在24个节气中始终排在第一位,被称为“亚岁”。
人们首先庆祝冬至节来庆祝新年的到来。古人认为,从冬至开始,天地的阳气开始旺盛,代表着下一个周期的开始,这是一个繁荣的日子。所以后来的春节祭祖、家宴等习俗往往出现在冬至。冬至作为节日起源于汉代,兴盛于唐宋,此后一直存在。
相关文章推荐:关于冬至的节气故事
作为一个湖北人,你在湖北冬至吃什么
冬至饺子吃什么馅
作为一个贵州人,你在贵州冬至吃什么
作为一个湖南人,你在湖南冬至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