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台潮汕中秋习俗:拜月娘

闽台潮汕中秋习俗:拜月娘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民间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在这个月亮很亮的节日夜晚,全国各地的人都吃月饼,喝茶赏月。在中国的福建、台湾、潮汕地区,也有中秋拜月的习俗,既维系着人们的美好愿望,又能让邻里加深交流接触,感受到普通街道的深厚情谊。今天,民俗节日将向你介绍这个独特的中秋节习俗。
闽南(包括台湾省和潮汕)有中秋节拜月的习俗。闽南人称为拜月者,月亮属阴,称为太阴娘,民间称之为月娘。拜月者在露天,城市居民,阳台屋顶或自家庭院;拜月,农村居民,大多集中在村里的大榭朝拜。拜月的参与者主要是妇女和儿童,成年男子大多不拜月,所以有一句俗语“男子无满月,女子不祭灶”。
饭后,妇女们穿上新衣服,带领孩子们摆好香案,摆上供品,等待月亮升起。中秋节期间,水果和蔬菜如柚子、柿子、杨桃、石榴、红薯、菠萝、森林、芋头等。一起上台,人们将这些季节性产品,月饼、蛋糕、炸堆和油饼献给月亮。
在一些家庭,当崇拜月亮母亲时,桌子上会点燃一些红色的蜡烛,让蜡烛燃烧到熄灭。在农村地区,妇女们经常在这些祭祀上展示一些手工艺品,比如用糯米和米条建造塔山,用剪纸贴柚子,用油甘带枝叶绑孔雀。如今,在拜月,市场上有许多商品。人家想顺手买,没以前那么巧了。
拜月之后,一家人在庭前欢笑,吃饼,喝工夫茶,赏月,聊天。这个时候,大人总是喜欢给孩子讲很多关于月亮的神话传说。过去,孩子们经常糊纸灯笼,游行赏月,参与娱乐,玩得开心。而当代城镇的孩子则经常去花纸店购买多样式的灯饰游,有的学校利用节日季节安排学生自制灯笼,举办比赛,是很好的工艺美术教育。
潮汕、福建和台湾的中秋节赏月习俗维系着人们的美好愿望。在潮汕地区,女孩拜月结婚的重要愿望是找到一个好丈夫。当地一首歌谣唱道:“中秋之夜,月神。深深的崇拜,重逢。好老公,好婚姻。今年团圆,明年团圆,年年团圆。”
潮汕是华侨的故乡,很多女人的丈夫远离海洋,所以女人更渴望把爱情送上月球。一首歌谣唱道:“八月十五秋夜,夜昏月明。以为自己想看月亮,坐着看明月到五连。我听到了寒冷的哭声,悲伤到让人震惊。我不知道我的国王在哪里,我想请明月来传播我的心。”
要上学的孩子喜欢把新的文具和书放在桌子上,祈求月亮保佑他们读书聪明,成绩优秀。有时候大人捏一点香灰,小心翼翼地用红纸包好,然后用“井心水”(刚从井里抽出来的水,水桶不能碰到井边)拿着,说这是月亮给的“仙丹”,喝了能让人聪明健康。
你可能还喜欢:
节日大全:西方有哪些传统节日?
有哪些民间节日?广东肇庆茶果节
卖淫节起源:民间射水祈福节
有哪些历史悠久的民间节日?天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