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水节的由来50字 来历20字 作文

泼水节的由来50字 来历20字 作文
泼水节是中国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在泼水节,大家可以互相泼洒纯净水,祈祷把过去一年的不好的事情都洗掉。那么你对泼水节的起源了解多少?接下来,老黄历会向你解释。让我们看看!
泼水节起源50个字
1.泼水节起源于13世纪末至14世纪初的印度,已有700多年的历史。随着南传佛教在傣族地区的影响越来越大,泼水节的研究范围也越来越广。泼水节是庆祝傣族新年的节日,通常在阳历的4月13日至4月15日之间。那时,人们会去佛寺沐浴,然后互相泼水,用泼水表达真诚的愿望。到处都是欢笑和笑声,充满了节日的气氛。
2.泼水节起源于公元5世纪的波斯,当时被命名为“泼冷水的胡剧”。之后,“泼冷水胡剧”从波斯传入缅甸、泰国和中国云南西双版纳。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随着佛教经缅甸传入中国云南傣族地区.随着佛教在傣族地区影响的加深,泼水节已经成为一种民族习俗。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也是云南少数民族中影响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通常持续3到7天。人们认为泼水节是最美丽、吉祥和快乐的一天。
3.西双版纳傣族传说:古代有一个恶魔,做了很多恶。人们恨他,想尽各种办法想杀他。后来,魔鬼偷了七个女孩做他的妻子。聪明的七个女孩从魔鬼的嘴里发现了他的致命弱点,就是用魔鬼的头发勒死了魔鬼,然后把他处死。七个女孩趁魔鬼睡觉,揪他头发。勒脖子一来,魔鬼的头就滚了下来。但是她头一落地,地上就起火了,女孩头一抬,火就灭了。为了避免火烧,她和六个姐姐轮流抱着恶魔的头,每年都要换一次。每年换人的时候都会给抱着头的女孩泼水,洗掉身上的血迹,洗掉一年的疲劳,祈求新的一年能消灾解难。从此形成了泼水节。
4.“桑干笔”是阿呆语,意为傣族的新年。傣族人在庆祝新年时,必须举行独特的泼水节来互相祝福,所以其他民族把这个节日称为泼水节。有一个关于傣族新年(泼水节)起源的悲伤的民间故事。据说人类的气候最初是由一个叫彭马扎的神控制的。他将一年分为旱季、雨季和寒冷季节,并为世界设定了农耕季节,由一位名叫彭马甸达拉查的神掌管。
马蓬戴安达拉查认为自己无视天道,为所欲为,风雨不分,冷热错位,让地球上的雨旱失衡,不分冷热。庄稼死亡,人和动物受苦。一个叫帕雅夜的年轻人,长着四只木翅膀,飞上天去找英达提拉神讲述人间灾难。佩雅想去最高一层拜——塔金沙的时候,不小心撞到了天门,一个天门塌了,在天庭门口把他压死了。
佩雅死后,英达蒂拉国王开始用诡计惩罚才华横溢的潘玛蒂安达拉查。他变成了一个英俊的年轻人,打扮成和马迪安达拉查的七个女儿说话的样子。七个年轻漂亮的女孩同时爱上了他。女孩们从年轻人口中得知父亲的灾难后,既后悔又恨。七个善良的女孩决心把正义放在家庭忠诚之上,以拯救世界免于灾难。他们尽最大努力寻找父亲生死的秘密。据说这就是过年时人们互相泼水的由来。
5.从前,有一个邪恶的魔鬼占领了美丽富饶的西双版纳,并娶了七个美丽的女孩为妻。女孩们充满仇恨,想着如何杀死恶魔。一天晚上,最小的女孩香农用最好的酒和肉把魔鬼灌醉了,这使他暴露了他致命的弱点。原来这个无所畏惧的魔鬼,害怕用自己的头发勒死自己。警觉的小女孩小心翼翼地拔出一根魔鬼的头发,掐死了他。竹楼被烧,庄稼被烧。为了扑灭邪火,小女孩一把抓住恶魔的头,其他六个女孩依次在上面浇了水,终于扑灭了戴历六月的邪火。村民们开始安居乐业。从此以后,每年都有泼水的习俗。
泼水节由来:20个字
1.为了纪念粽子布,每年过年的时候,人们会互相泼水,用清水冲去污垢,从而迎来吉祥的新年。
2.泼水节起源于印度,一度是印度的宗教仪式,后被佛教吸收,通过缅甸传入云南傣族地区。
3.泼水节是傣族、泰族和东南亚的传统节日。那一天,泰国、老挝、缅甸、柬埔寨以及香港九龙城、新台北市中和区等海外泰国人聚居地的人们,一大早就起床,进行佛事沐浴。之后,他们开始庆祝了几天。期间大家互相泼洒纯净水,祈祷把过去一年的不好的事情都洗掉。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通常持续3到7天。
4.清明节后的第七天,一个叛逆的儿子在山里干活。看到小鸡们在反哺,他意识到自己决心要好好伺候妈妈。这时,他妈妈正在往山上走,给儿子送饭,她滑倒了。儿子来帮她时,她以为儿子要打她,被打死在树上。儿子,遗憾的是,砍倒了树,刻成了母亲雕像。每年清明节后的第七天,雕像会被浸泡在洒满花瓣的温水中
中清洗干净。以后就演变为了泼水节。5、泼水节,亦称宋干节,4月13日——4月16日,已有700年的历史,是傣族、德昂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当日,泰国、老挝、缅甸、柬埔寨等国以及中国云南等地,人们清早起来便沐浴礼佛,之后便开始连续几日的庆祝活动。
6、泼水节最早起源于公元5世纪的波斯,当时命名为“泼寒胡戏”(又名“乞寒胡戏”),在此之后“泼寒胡戏”由波斯经印度传入缅甸、泰国和中国云南西双版纳等地,约在公元十二世纪末至十三世纪初经缅甸随佛教传入中国云南傣族地区。随着佛教在傣族地区影响的加深,泼水节成为一种民族习俗流传下来。
7、泼水节是展现傣族水文化、音乐舞蹈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和民间崇尚等传统文化的综合舞台,是研究傣族历史的重要窗口,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泼水节展示的章哈、白象舞等艺术表演有助于了解傣族感悟自然、爱水敬佛、温婉沉静的民族特性。同时泼水节还是加强西双版纳全州各族人民大团结的重要纽带,对西双版纳与东南亚各国友好合作交流,对促进全州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