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饮食习俗 各地吃什么

霜降饮食习俗 各地吃什么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的第18个节气,它将在第一次霜冻后进入冬季。初霜为了迎接节气的到来,不同的地方会有不同的习俗,那么初霜不同的地方吃什么呢?本期让我们来看看饮食文化。
霜降饮食习俗第一次吃牛肉
很多地方都有初霜吃牛肉的习俗。比如广西玉林,这里的居民习惯早餐吃牛肉炒米粉,午餐或晚餐吃牛肉炒萝卜,冬天吃牛腩锅补充能量,祈求温暖健康。
牛肉具有补中、补脾胃、强筋骨、化痰、熄风、止渴、止流涎的功效。寒冬吃牛肉可以暖胃,是寒冬的好补品。
福建初霜吃柿子
有些地方,初霜在季节吃红柿子。在当地人眼里,它不仅能御寒保暖,还能补益筋骨。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初霜食品。柿子素有“最甜的金果”之称,初霜节气后,磨砂柿子更是美味,好吃又不贵,还能滋补身体。
因为柿子含糖量较高,所以人们吃柿子比吃同等量的苹果和梨更有饱腹感,会影响食欲,减少晚餐的摄入量。一般不空腹,每次吃柿子不超过200克为宜。
台湾省初霜吃鸭
初霜的这一天,台湾省的乡亲们要吃补品,这是我们北方常说的。闽南有句谚语,说“一年补初霜,不如一年补尽一切”。所以每逢初霜的季节,闽台的鸭子都会很吃香,有时会缺货,供不应求。经常食用鸭肉,对身体虚弱、阴虚、浮肿、缺粮、大便干燥、低烧者最有益。
台南初霜吃白柚
初霜时,台南二期稻成熟收割,也是台南马斗镇白柚的收获期。白柚有降血压、退烧的作用。
山东初霜吃萝卜
山东农民的谚语:夏天高粱,白鹿原,初霜萝卜。秋天过后,萝卜赛人参。萝卜是家常菜,也是秋冬季的看家菜之一。
但需要注意的是,萝卜中含有辛辣的芥末油,可以促进新陈代谢。脾虚、便溏、大便不规则、蠕动亢进者慎用。
相关文章推荐:初霜民间活动中有哪些农业谚语
2019年初霜时间有什么习俗
2019年第一次霜冻是什么时候,如何保持健康
2019年初霜冻,当地习俗如何养生
初霜的气候特征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