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象知识_仙女座大星云怎么观测

天象知识_仙女座大星云怎么观测
仙女座星云就是所谓的“仙女星系”。很多人不太了解什么是“仙女星系”,也不太了解如何观测。今天的星座知识带给你仙女座星云的观测知识。
仙女座星系,又称仙女座星云,是位于仙女座的一个巨大盘状结构的螺旋星系,在梅西耶星表中编号为M31,在新的星云星团总表中编号为NGC224,直径22万光年,距离地球254万光年。它是离银河系最近的大星系。
仙女星系是东北天空中的纺锤形椭圆斑,是肉眼可见的最远天体之一。
如何观察
先找秋四边形,这是飞马的主体部分。这个四边形中的一颗星位于飞马座和仙女座的交界处,由两个星座共享。这颗星是第二面墙,很容易识别第二面墙。从第二面墙开始,有四颗星星可以连成一条直线。这是仙女座菌株的头、脖子和一条腿。从第三颗星开始,可以分出另一个弧。这是仙女座的另一条腿。在这条腿的角落,有一个模糊的光点,就是仙女座银河外星系M31。
仙女座星系最早的观测记录可能来自波斯天文学家阿尔苏飞,他将其描述为“霄云”,星图上的标记当时也是“霄云”。西蒙马里乌斯在1612年第一次用望远镜观察和记录。
观察历史
1764年,梅西耶将他归类为M31,并相信西蒙马略是发现者,而不知道阿尔苏飞的早期作品。
1785年,天文学家威廉赫歇尔(William Herschel)注意到银河系的核心区域有一个红色的杂色星云,这使他相信这是所有星云中距离最近的“大星云”。根据星云的颜色和亮度,估计(不正确)距离应该在天狼星的2000倍以内。
1786年,F. W .赫歇尔首次将其列为可分解成恒星的星云。
1864年,威廉哈金斯观察了仙女座星系的光谱,注意到仙女座星系的光谱在频率连续的连续光谱上叠加了暗线。与气体星云不同,它与单个恒星非常相似,因此他推断仙女座星系具有恒星的性质。
1885年,仙女座星系(仙女座S)出现了一颗超新星,这是第一次在如此遥远的星系中看到恒星。当时低估了他的亮度,只把他当新星,所以叫1885新星。
1914年,皮斯发现M31有旋转运动。
1917年,在希伯柯蒂斯观测到M31中的一颗新星,通过搜索摄影记录发现了11颗新星。柯蒂斯注意到,这些新恒星的平均光度约为10,远低于银河系中出现的星等。这个结果把估计的距离提高到了50万光年,他成了“岛屿宇宙”假说的支持者。这个假说认为螺旋星云也是独立的星系。
1920年,哈罗沙普利和希伯柯蒂斯就银河系、螺旋星云和宇宙的规模展开了一场大辩论。为了支持M31是一个外部星系的说法,柯蒂斯提出我们自己的银河系也有尘埃云,造成类似的黑色轨迹和明显的多普勒频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