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传统节日食俗:五毒菜

端午传统节日食俗:五毒菜
每年,不仅在端午节,吃粽子,而且在一些地区还有吃五毒菜的习俗。当然,五毒菜并不是指蝎子、蛇、蜈蚣、蟾蜍、壁虎。那么五道毒菜是什么意思呢?本期传统节日将带您了解端午节的传统饮食习俗:五毒菜。
五毒菜,端午节的传统吃法之一。端午节一直被认为是一年中的主要节日之一。周初《风土记》说:“仲夏端午节也叫五月五日,这一天也和夏至一样。”在古代,夏天被称为“朱明”,意思是阳光明亮而红色。过去,南京流传着“端阳十二红”的说法,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以红花、水果和菜肴作为欣赏和品尝的对象,以烘托端阳的节日气氛,展示其特色。“端阳十二红”是:雄黄酒、黄花鱼、咸鸭蛋、火腿、炸虾、烤鸭、苋菜、玫瑰沙(糖)、月季花、石榴花、樱桃、枇杷。旧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在老北京俗称五月节。端午节又叫端阳节,是“段”和“楚”的代名词,“武”和“午”是相通的。按地域支持,五月是“午”月,所以正月初五叫“端午”,又因为午是“陈阳”,所以又叫“端阳”。
徐州吴都才
徐州辣五毒菜是南楚饮食文化的传承。《荆楚岁时记》:“春节年糕、萝卜和吴昕春盘。”后者就是徐州人所说的五毒菜。南楚吴昕春菜的内容有:葱、蒜苗、辣椒(花椒)、姜、芥菜,是春节的辅料,以辣为主。辛的意思是在新的一年开始时,吃味可以驱散积聚在五脏中的“坏”气,以利于新的一年的健康。这道菜传到徐州的第一个阶段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灭宋国,徐州被占为楚地。第二阶段是从楚国项氏族的封地襄城(今河南襄城)到徐州。显然,后期与项羽、项梁、项伯、项庄有关。
目前,随着春风的改革开放,饮食文化的交流也在迅速发展。四川辣为徐州人所接受,东楚淮扬菜也为人们所接受。现在徐州的饮食文化应该是针对主流的。通过开发彭祖饮食和楚文化,进行探索和创新,打造徐州特色美食和地方风味。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以政府为主导,组织一个由专家学者和厨师组成的研究团队,对徐州品牌的宴席和菜肴进行试验。当然,所研究的菜肴在酸、甜、苦、辣、咸、香、脆、麻、硬、软,甚至在色、香、味、形、味、营养、器皿等方面,都必须是上乘的。
典故
夏天是昆虫最活跃的时期。在端阳上,人们进行驱邪消毒活动,如用艾叶熏制,用雄黄水泼洒,以消灭蜈蚣、蝎子、蜘蛛等所谓“五毒”害虫。陈《金陵物产风土志》说:“端阳有‘五毒菜’:韭菜、韭菜、黑干(酱油、豆腐)、银鱼、虾。”吃了这种食物后,害虫被象征性地消灭了,反映了当时人们朴素的环保意识。
你可能还喜欢:
2017年端午节:2017年端午节是几号
端午节发多少红包,红包就是大全
端午节的由来,为什么要赛龙舟?
端午节习俗:端午节为什么吃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