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三习俗是什么 有八大传统习俗

正月十三习俗是什么 有八大传统习俗
农历正月十三仍然属于春节,但是农历十三有一些精致的东西和习俗,那么农历十三的习俗是什么呢?八大传统习俗是什么?本期让我们来看看老黄历。
你可能感兴趣:春节祝福语简短优美 2020年新年祝福语
正月十三习俗是什么
1.灯座的生日
正月十三,有一个重要的民间活动叫“灯光师生日”。在这一天,人们在厨房的炉子下点燃一盏灯,这被称为“点燃炉子”。其实是因为正月十五这一天快到了,各家都做了指示灯,这一天就叫"点灯日"。南通,正月十三开灯,正月十八关灯。有“十三十四神看灯,十五十六人看灯,十七十八鬼看灯”的说法,有“开灯关灯”的行为。城隍庙里有很多人在看灯。
2.卷龙灯
繁昌港督镇春节滚龙的习俗已经流传了100多年,通常持续四天。每年正月十三为考灯,十四为启始灯,十五为正灯,十六为圆灯。灯检当晚,六条老龙和几条滚龙第一次走上街头。当灯笼第一次被戴上时,龙灯笼开始上下移动,盘旋和飞来飞去。街道两旁家家挂灯,家家烧香射箭。接着,滚龙、花蓝、故事灯、马灯、鱼灯、狮子灯、兔灯、蝴蝶灯、金瓜灯都走上了街头。这时路上各种龙灯络绎不绝,各种彩灯灿然闪烁。他们必须在午夜后关灯,然后第二天继续玩灯,直到16日元的灯。
3.打灯笼
农历正月十五,通常从农历十三月开始打灯笼。老北京的跨年歌曲有“11尖叫,12灯光棚,13人开灯,14灯亮……”也就是说,正月十三是“点灯”;第十四是“试灯”;第十五天是“正光”;17号就叫“熄灯”。从正月十三开始,人们开始装饰灯笼!
你可能感兴趣:春节的来历和风俗 分别是什么
4.吃饺子
“灯亮了,灯会落下,正月过小年。”是扬州人的另一个古老习俗。正月十三晚上,全家人吃饺子,意思是“圈满了”。事实上,孩子们的心已经飞到了街上,在三份牛排和两只燕子之后,他们推着碗,成群结队地冲到街上去看灯笼。
5.牺牲关公
在Xi长安区的农村,每年正月十三有祭祀关公的习俗。你见过用来祭祀关公的贡品叫“添菜”吗?屋檐上排列着硕大、浓郁的黄豆,彩色的豆子、瓜子、桃仁镶嵌着竹签,在几道菜色的带动下层层叠叠在造型上,最终形成精致的亭台楼阁。这是长安区特有的民间工艺品“添菜”。
6.做“圣虫”
“但十五不是出年。”正月十三,即墨农村有制作“圣虫”的习俗。这一天,村里三五个女人聚在一起,一起和面、切、刻、煮,为春节做最后的“忙”来迎接元宵节。栩栩如生的“圣虫”一个接一个地在这些扛锄头和毡铲的巧手下被释放出来。
你可能感兴趣:2020年春节放假安排 春节是几号
7.牺牲大海
相传农历正月十三是龙王的生日。每年的这一天,渔民们都会举行各种各样的祭海活动,希望一年到头都有好天气和大丰收。根据传统习俗,桌子上已经摆了祭品,包括猪头、鲤鱼、馒头等。在桌子前,人们烧香烧纸,纷纷向大海鞠躬。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响彻整个世界
关于春节的起源哪些国家庆祝春节
春节是什么意思?清洁什么时候开始
2020年春节新年祝福:美好的信息
春节期间苏州有什么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