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冬至过后白天越来越长还是越来越短

2020冬至过后白天越来越长还是越来越短
一般人的心里都会认为,冬至到了,最冷的时候就来了。正因为如此,人们可能会早早穿上厚厚的衣服,心里也清楚冬至将至,那么白天会变得越来越短,夜晚会变得越来越长。
冬至日白天长短的具体介绍
冬至是北半球最短的一天,最长的一夜,越往北,白天就越短。冬至那天虽然短,但冬至的温度并不是最低的时候;冬至之前不会很冷,因为地表还有‘积热’,真正寒冷的冬天是冬至之后;
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很大,这种天文气候特征对于我国大部分地区来说显然是比较晚的。到了冬至,就意味着马上要进入寒冷时期了,民间开始以数九来数寒冷的日子。民间有句谚语说,“三更入谷夏至,九人计冬至。
冬至的习俗
北京有句谚语叫“冬至馄饨夏至面”。对于其他有“饺子不如好吃”习俗的北方人来说,他们会在冬至吃饺子。
在超市的冷冻产品区,我们可以看到冰箱里放满了各种品牌的冷冻饺子和馄饨,如状元、哈梅昊和湾仔码头。不同地方的人叫馄饨不一样。比如粤语叫馄饨,湖北叫面条,江西叫清汤,四川叫馄饨。
河南人在冬至吃“捏冻耳朵”。原来吃“捏冻耳朵”是河南人冬至吃饺子的俗称。据说,在寒冷的冬天,人们吃饺子后不会冻坏耳朵。
2、江南一带吃汤圆
有句老话:“家家包粽子,明知是明朝冬至。”在江南超市,各种品牌的速冻水饺,如Missing、海霸王等。都放在最显眼的位置。每个品牌的推广人员都会放上电磁炉,把煮好的饺子交给消费者品尝,以吸引大家购买。
据调查,吃饺子也是冬至的传统习俗之一。广东潮汕人也把冬至称为冬节。冬至这一天,他们也有吃饺子的习俗,有一句话叫“吃了冬至饺子,就大了一岁”,意思是吃了冬至饺子,就大了一岁。冬至吃饺子的习俗在江南地区尤其流行。
在冬至之前,江南的人们经常用糯米粉做面团,上面覆盖着精肉、苹果、红豆沙、萝卜丝等馅料做饺子。
对江南人来说,“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物。因为“元”的意思是“团圆”“圆满”,所以冬至吃饺子也叫“冬至团”,是为了希望一家人来年再吃一顿团圆饭。此外,还有冬至江南水乡吃红豆糯米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