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姓氏大辞典》出版 收录姓氏23813个(图文)_风水资讯

游客参观武汉石门峰名人文化园中国姓氏文化展。照片由IC提供
《中国姓氏大辞典》最近由江西人民出版社正式编译出版。由中国科学院姓氏研究专家袁一达和中国文化促进会副会长邱共同编撰。作者40年来收集了23813个姓氏。其中,单姓6931个,复姓、双姓9012个,三姓4850个,四姓2276个,五姓541个,六姓142个,七姓39个,八姓14个,九姓7个,十姓1个。笔画最少的姓是1笔画,笔画最多的姓是30笔画。
据悉,《中国姓氏大辞典》中,字数最多的姓氏是在西藏发现的藏族跨姓“霍尔川贾姆苏塔二多”。
奇姓怪姓
东、西、北、南、上、下都是姓
在23813个中国姓氏中,有一些有趣而奇怪的姓氏。
《中国姓氏大辞典》中笔画最少的姓氏是一个,第一个是傈僳族姓氏,由第二个姓氏派生而来。无锡、江苏、淮南、安徽、永修、江西、嘉祥、山东等地都是一姓。字最多的姓是藏族的十字姓,“火儿川、贾姆苏的其他只有少数”,存在于西藏。
东、西、北、南、上、下、左、右不仅是方位词,也是汉语姓氏。据《中国姓氏大辞典》的记载,董姓的来源有很多,一个是继舜七友之一不动之后,一个是继伏羲的后裔董蒙之后,还有一些土族人的“世董家”改姓。目前中国汉族、台湾省本地人、满族、蒙古族、藏族等民族都有侗姓。董姓在我国分布广泛,约占全国人口的0.0041%。福建、江苏、天津、河北等地侗族姓氏较多,约占全国人口的68%。
西方姓氏和南方姓氏在中国也广泛分布。其中,西姓约占全国人口的0.0015%,广东、辽宁两省的西姓约占全国人口的70%。南方姓氏约占全国人口的0.016%,河南、甘肃、山西、辽宁、陕西、河北、浙江等省约占全国人口的91%。根据普查数据,包头、内蒙古、汾阳、山西、承德、河北、通江、四川、琼海、海南、茂名、广东、北京都有北方姓氏。
姓土家族,约占全国人口的0.0001%。广东、河南、陕西三省姓氏较多,约占全国姓氏人口的88%。接下来的姓氏都是用夏姓的通用体写的,尤其是安徽省的利辛、霍邱地区。左姓较为常见,约占全国人口的0.078%;右为彝族姓氏,约占全国人口的0.0002%。重庆和湖南姓氏较多,约占全国右姓人口的78%。
分布规律
华东地区分布着19个姓氏
据专家研究,我国常见的100个姓氏约占全国总人口的85%,它们在不同地方的规律性分布决定了不同地方总人口的遗传构成。
当代中国最常见的100个姓氏中,有32个分布在中国姓氏起源中心的华北地区。
华北东部有张、孙、高、宋、俞、陆、郝、孔、崔、石、孟等11个姓氏。这11个姓氏的共同特点是以鲁豫和河北为中心。
华北北部有郭、马、韩、董、贾、燕、任、昌、吴、乔等10个姓氏,主要分布在河南和河北。
华北中西部有李、王、刘、赵、冯、成、元、田、范、秦呵呵等11个姓氏。
100个常见姓氏中,有两个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这两个姓是杜和江。
有19个姓氏的配送中心在华东。华东南部姓氏13个,分别是徐、朱、江、蔡、丁、戴、夏、王、姚、陆、毛、江、钱;东北有六个姓:徐、申、方、金、顾和邵。
有六个姓氏,其分布集中在西北东部。他们是曹、魏、薛、石、白和康。
有9个姓
有14个姓氏的配送中心在华南。华南东南有陈、林、郑三姓。中国南方有11个姓,分别是黄、吴、梁、谢、苏、陆、叶、潘、钟、来。
专家认为
疾病分布的地理地图与姓氏分布的地理地图高度重叠
袁一达认为,中国姓氏有三个明显的特点:第一个特点是父系遗传,类似于人类Y染色体的遗传;第二个特点是环境、气候、疾病等一系列因素对姓氏没有选择性,所以姓氏是中性的;第三个特点是姓氏是人类社会进化中的文化产物,是社会结构中血缘关系的象征,可以从成文史书中追溯其传承的痕迹。它的时间跨度大,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生物标志物所具备的。
袁一达发现当代中国姓氏分布与遗传基因分布基本一致;汉族南北遗传差异大于南方汉族与南方少数民族,北方汉族与北方少数民族。分界带是南岭和武夷山,不是长江。还发现我国数十种疾病的地理地图与数百个姓氏的地理地图有高度的重叠。
综合新华社记者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