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英,明朝开国名将

明朝著名的开国元勋穆英,为明朝的统一和稳定奋斗了30年,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平定和治理云南是穆英一生最大的成就。少年穆婴流浪到郝城,被当时农民起义军的将军朱元璋发现并收留。当时朱元璋夫妇无子,认萧为养子,穆婴改姓朱,与朱元璋夫妇同住。所以你想更了解这个木英吗?
沐英——明朝开国名将
沐英人物简介
穆婴(1345-1392),定远(今安徽)人,明初重要将领。
木英小时候,父亲早逝,母亲又去世。八岁时被朱元璋收为养子,与朱元璋及随朱姓的妻子同住。当时,朱元璋已将郭子兴的部下征为士兵,而穆婴的时间则花在战争、军营和旅途上。郑智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攻占庆忌(今南京),改称应天府,派徐达攻占镇江,取得战略胜利。穆迎“从上而下征服,加入仆从,日夜兼程”。18岁时,在他参加镇守镇江并开始担负重要的军事职责之前,他被授予了一个姓氏。命令下达后,他保留了江西省重要城镇广信(今上饶)。郑铮二十七年,武元年(1367年),朱元璋派水军攻占福建,穆婴从西面攻兵,攻破赣闽交界的分水关,下到崇安,又攻破闽西寨,从陈友定部攻下冯家堡。奉命移至建宁,控制邵武、延平、汀州(均在福建)的三卫。
洪武三年(1370年),穆婴被封为镇国将军、刺史;第二年,他被提升到州长办公室。大都会政府是明初的军事中心,掌管着天下所有的军事力量。当时,政府的维护工作很多。穆瑛在朝廷七年,行事果断,刀法毫不滞后,深得朱元璋器重。
洪武九年(1376年),朱元璋派穆瑛到关山观察民情,恩宠皇帝,授予全权,命其练兵备战。同年11月,邓禹随邓禹为西征将军,穆婴为副将军,前往吐蕃。次年(1377年)四月,邓禹、穆婴会师甘肃、青海,分三路行军,稍至四川、西藏,再至昆仑山。这次我赢了,回来了,没呆多久。回李途中,邓禹病逝,穆婴领师回,平侯封功。
洪武十一年(1378年)八月,穆婴为西征将军,与蓝宝石等人会师。起初,他赢得了图们江,然后去捕捉周涛十八个民族的领导人。次年二月,朱元璋下令在周涛设防,说:“西番门户周涛,现在正在筑城守城,要扼住它的咽喉。”于是,道国卫队成立。
洪武十三年,朱元璋命穆婴领兵攻打屯兵,袁国公率领林残部袁氏,袁国公解了火,知道朝廷爱他的脚。木英经伊吉奈路(今内蒙古额济纳旗)过黄河,过贺兰山,涉流沙,七天到达境内。离营五十里,穆营分兵四路前进,一路背后夹击,两路左右夹击。穆颖率领精骑正面冲击,四面包围,一举击溃,脱火而尽。洪武十四年(1381年),徐达将军奉命北上。穆迎领兵出古北口,又获全胜。
平定和治理云南是穆英一生最大的成就。洪武十四年(1381年)九月,朱元璋以傅友德为南将军,蓝宝石、穆婴为副将军,率领三十万大军攻克云南。朱元璋亲自安排行军路线,叫他先拿下曲靖,取得了奇袭的胜利。他说:“曲靖是云南的咽喉,他一定要努力反抗我们老师。审时度势,出奇制胜就在这里。”穆颖用傅有德的等率逼曲靖。元闻知,即差平引十万兵来抗。穆莹等人带领部队稀里糊涂地前进,“出奇制胜”,迅速到达曲靖。明军突然出现,达瑞玛吓坏了。当时,大理军在姜白石河的一个河岸上排列,而明军面对着另一个河岸。傅有德想马上渡河,穆迎不同意,说敌人已经在河对岸下手,勒死了水面,对自己不好。于是他只摆出渡河的样子,站在河边,派了几十个人从下游潜入。到了对岸后,吹金吹号角,造声势,导致这里马军大乱,明军趁机渡河。穆迎先带了勇武善战的斥候,落地后击破敌军前锋,直抵大军后撤。明军渡河后,与大君展开了一场大战。穆迎的纵战士直奔钟健,打了几场仗,打败了军队,俘虏了大流士。穆莹把两万名被俘士兵全部放回了自己的产业。明军声望大增,王曦梁听到扎拉瓦尔米的消息后自杀。穆迎、蓝玉领兵攻打昆明。“从9月份开始职业生涯,到云南,也不过一百天。”。盘踞在云南的残余势力被消灭了。
段的分裂势力存在于云南西部的大理。段在大理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大理依山傍水,面朝洱海,故称天险。洪武十五年(1382年)二月,穆迎以海蓝宝石攻大理。段的人聚在一起守下一关(点苍山有两关,第一关和最后一关,大理可以保证,下一关尤为重要)。穆迎、蓝宝石派王弼攻上官,领兵攻下关,形成一隅;又派了一个旅去爬仓山后面,协同指挥。穆迎“带头,骑马过河,水已空,兵随,不敢,斩之而进”。段不知其后虚实,乱中落败被俘。入侵大理后,木营、蓝宝石或其他地区被分割,或上谕,滇西大部分地区加入明朝。穆莹和蓝宝石赢得了平定滇西的胜利。
7月,穆迎领兵回滇池,与傅友德会师,平定部分叛区。9月,当傅有德、穆英再次领兵攻克部分地区时,当地军官杨虎传出军队已回师,纠正20万人进攻昆明。当时守昆的是冯成(冯之子)。城市缺粮,士卒生病,形势危急。穆迎闻讯,领兵回寨,与凤城会师,击败段军,确保昆明,稳定局势。
洪武十六年(1383年)三月,傅有德、蓝宝石被派去打工,穆英带领几个人留在云南。
明廷早在洪武十五年春就在云南设立都统师、都督师,并建立了主管云南的军政机构。当地政府设立了一个警卫和一个驿道,以形成一个治理体系。后来又分为云南
五十二府,六十三州,五十四县,民政系统亦趋完备。沐英治理云南,大抓屯田,解决粮食问题。洪武十九年(1386)九月,他上疏朱元璋,说“云南地广,宜置屯田,令军士开耕,以备储蓄”。朱元璋同意了沐英建议。沐英令军士且戍且屯,既解决吃粮又稳固驻守,一举兼得。沐英还招携省外人来滇屯田,朱元璋命外省军人到云南屯田,一时云南屯田大兴,粮食收获大有增加。沐英还以屯田的增减考察官吏的政绩,赏罚官员。主滇九年,屯田总数百万余亩,促进了云南的农业发展。
沐英还组织民工疏浚河道,扩广滇池,兴修水利;招商人入滇,运进米谷帛盐,发展商业。开发盐井,增加财源,是沐英治滇的重要内容。他还整修道路,保护粮运,使云南农商都有发展。
沐英增设府、州、县学达几十所,择选民间优秀及土官子弟入学,月赐饮膳,年赐衣服。他本人“居常读书不释卷,暇则延诸儒生讲说经史”。
在沐英统治时期,云南相当安定。
洪武二十二年(1389)冬,沐英入朝,朱元璋赐宴奉天殿(皇帝办公的正殿),给予厚重赏赐。朱元璋高兴地说:“使我高枕无南顾忧者,汝英也。”
洪武二十五年(1392)六月,沐英病卒于云南,年仅四十八。朱元璋十分痛心,命归葬京师,追封黔宁王,谥昭靖,侑享太庙。
沐英去世后,他的子孙世镇云南。长子沐春十七岁随沐英征西,以后又征云南,材武有父风,积功授后军都督府佥事。沐英死后,袭父职,镇守云南。修屯政,辟田三十余万亩,凿铁池河,灌溉宜良涸田数万亩,使五千余户民有生业,文治武功都效法其父,惜年仅三十六而卒。
沐春无子,其弟沐晟(沐英次子)继其位。沐晟性格似其父,喜读书,凝重寡言笑,得到朱元璋喜爱,历官后军左都督,永乐年间征南,论功封黔国公,正统四年(1439)死于出征回师途中,赠定远王,沐晟承其父兄业,久镇云南,名声远扬,沐氏在云南威权曰重。
沐晟子沐斌,因年幼居京师,由沐昂(沐英三子)代镇云南。以后沐氏子孙相继镇守,直到明朝终了,达二百多年。
沐英和他的家族,世袭三百年和明王朝相始终
和开国大将军徐达、常遇春、汤和、邓愈这些人比起来,沐英的战功和名气似乎要略逊一筹。但在有明一朝,沐家可谓富贵至极,从朱元璋建立大明到崇祯皇帝吊死煤山,沐英家族人才辈出,和明朝的命运相始终,世代镇守云南,小说中提及的沐王府便是沐英的王府。
沐英是安徽定远人,和朱元璋算是同乡,元末兵荒马乱,沐英从小就是孤儿,母亲带着他到处流浪,逃避战乱。后来沐英投奔了朱元璋,马皇后看沐英可伶,将他收养为义子。
沐英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很受朱元璋的器重。洪武十四年,沐英随大将军蓝玉、从将军傅友德出征云南,平定西南边陲。自此以后,沐英受命镇守云南。
在云南期间,沐英相继平叛了当地土司的作乱,稳定了西南的局面。沐英在云南实行很多利民的措施,课农桑、简守令、大量屯田、兴修水利治理滇池让老百姓免受水患之苦。大力发展云南的商业,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朱元璋称赞沐英:“使我高枕无南顾忧者,汝英也。”
洪武十五年(1382年)九月,马皇后病逝,闻讯后的沐英悲痛不已,口吐鲜血。过了十年即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病逝,给沐英造成了更大的打击,随即病倒,两个月后就去世了,享年四十八岁。朱元璋感念沐英的功劳,赐沐英归葬京师,追封黔宁王,配享太庙,沐家子孙世代镇守云南。
永乐三年,交址叛乱,朱棣派大将军张辅率军入云南,讨伐交址。沐英儿子沐晟为左副将军协助张辅进军,攻陷多个城池,荡平了叛军的老巢,生擒了头领黎季牦。因征战有功,朱棣封沐晟为黔国公,岁禄三千石,子孙世袭爵位。
到了仁宗时期,沐家被加封为太傅,并铸征南将军印。宣德元年,交址反叛势力再度强大,沐晟和安远侯柳升进讨,结果兵败,朝廷的大臣借机弹劾沐晟,宣德皇帝为了警示沐晟,将他的将军印收回了。
到了正统三年,西南边陲又起战端,沐晟和其弟再次平叛贼兵。从朱元璋一直到万历皇帝这两百年间,沐英和他的家族一直在镇压西南的反叛,每朝皇帝对沐家都有封赏,可谓世代沐浴皇恩。
直到了明朝灭亡,南明最后一位皇帝朱由榔在李国定、孙可望将领的保护下,逃到云南,沐英的十二世孙沐天波忠心护主,在西南抵抗清军,代主而死。1661年,清军攻破云南,朱由榔逃到了缅甸。后来,吴三桂率军攻入缅甸,缅甸王将朱由榔献给了吴三桂,南明最后的皇帝,在云南昆明被吴三桂用弓弦勒死。
自此,明朝彻底灭亡,沐家的府邸沐王府被吴三桂扩建成了平西王府,延续三百年的沐家从此败亡。
清初,很多人怀念前明,这些英勇护主的忠臣受到了大家的尊敬,沐王府的故事也在小说家的笔下赋予了传奇色彩,金庸先生在鹿鼎记中的沐王府,就是沐英当年所建。(风水www.azg168.cn)
从沐英将军考证者姓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沐英征南),土官普直归附于朝,授土知州,历经乐伯、适广、沙陀、永乐、者永、者甫、者松、者达、者昂、者浚。已是嘉靖中期。
据云南者子杨所述,他们祖上是随从沐英将军征定云南迁徙来的,目前云南本土彝族者姓有待考证,是否为后来迁移还是以前就有?
1381年(明洪武十四年),朱元璋命沐英与傅友德、蓝玉率兵30万征云南。云南平定后,沐英留滇镇守,其镇滇10年间,大兴屯田,劝课农桑,礼贤兴学,传播中原文化,安定边疆。
平定云南
1381年(洪武十四年)农历九月,朱元璋以傅友德为征南将军,蓝玉、沐英为副将军,率军三十万征讨云南的元朝残部。朱元璋亲自安排进军路线,沐英随傅友德等率主力先进逼曲靖。元朝梁王闻讯,派平章达里麻率十万军队前去抵御。沐英等人率领士兵冒着雾前进,迅速到达曲靖。
明军突然出现,达里麻大惊。当时达里麻军列阵白石江一岸,明朝军队在另一岸。傅友德欲即刻渡江,沐英不同意,说敌方已兵陈对岸,扼制水面,这样渡江对自己不利。于是只摆出渡江的样子,临江而立,另派几十人从下流潜渡,到达对岸后鸣金吹角,大造声势,致使这里麻军阵势开始动乱,明朝军队趁机渡江。
沐英让勇猛会游泳的士兵在前面,登岸后与达里麻的军队展开大战。达里麻大败被俘,沐英将二万被俘士兵都放还故乡,明朝军队声威大振,梁王把匝剌瓦尔密闻讯自杀。沐英、蓝玉率兵直逼昆明,昆明不攻自破。盘踞云南的残元势力被消灭。为明朝世代镇守云贵边疆的沐英家族
沐英(1345—1392)字文英,凤阳定远(今属安徽)回族人,明初重要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