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星座 > 星座运势 > 正文内容

味精是哪国人发明的,味精是谁发明的_奇闻异事

名字评测4年前 (2021-06-26)星座运势249
味精是哪国人发明的,味精是谁发明的_奇闻异事
味精是哪国人发明的,味精是谁发明的_奇闻异事

味精也是一种离不开生活的调味品,可以让一种食物更加美味。你知道味精是谁发明的吗?而味精的发明者是哪个国家,那么味精是哪个国家发明的,是谁发明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味精是哪国人发明的,味精是谁发明的

味精是哪国人发明的?

大约一百年前,日本东京大学的化学老师苗剧池田很晚才回家,他的妻子热剩菜给他吃。当他喝了一口汤时,他突然觉得很美味,所以他仔细检查了汤里的菜。然而,汤里只有一些海带丝和几根黄瓜。当被问及做法时,他的妻子告诉他,这只是用中午没有吃的菜做的,并加了一些水。池田没有放弃。他认定汤里一定有玄机,于是带海带去实验室研究,最后在海带里发现了一种叫“谷氨酸钠”的物质。就这样,味精由池田发明,迅速风靡全球。

说味精的发明纯属偶然。1908年的一天中午,日本帝国大学的化学教授池田菊苗坐在餐桌旁。因为他早上做完了一个很难的实验,这会儿心情特别放松,所以当妻子端上一盘海带黄瓜片汤时,池田违背了平时快节奏的饮食习惯,慢慢品尝起来。

池田的味道出来了。他发现今天的汤比其他的汤更美味。一开始他以为是因为今天心情特别好。喝了几口,他觉得真的很新鲜。“这种海带和黄瓜是很常见的食物。怎么会产生这么好吃的味道?”池田自言自语道:“嗯,也许每条腰带都有玄机。”专业敏感,教授一离开桌子就进了实验室。他拿了一些海带,仔细研究。

这个研究是半年。半年后,池田菊池教授发表了他的研究成果,从海带中可以提取出一种叫谷氨酸钠的化学物质。如果在汤中加入极少量的谷氨酸钠,可以使味道鲜美。

池田发表上述研究成果后,转而从事其他工作。

当时一个叫铃木三郎珠的日本商人正在和别人一起研究从海带中提取碘的生产方法。当他看到池田教授的研究成果时,他立刻改变了主意。“好了,我们不做提碘了,还是用海带鱼提取谷氨酸钠吧!”

铃木按响了池田家的门铃,一位学者和一位商人手牵手。池田告诉铃木,从海带中提取谷氨酸钠作为商品出售是不现实的,因为每10公斤海带中只能提取0.2克这种物质。但大豆和小麦的蛋白质中也含有这种物质,利用这些廉价的原料可能会大量生产谷氨酸钠。

池田和铃木之间的合作很快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不久之后,东京浅草一家店铺出现了一款名为“味之素”的产品,大广告——,“家很好吃,白水变鸡汁”。当时买了“味之素”的人差点把店门弄坏。

日本人的“味精”很快传入中国。这种奇妙的白色粉末打动了化学工程师吴的心。他买了一瓶回去研究,看看这种白色粉末是日本人严格保密的什么东西。一旦检测出来,原来是谷氨酸钠。一年多后,他独立发明了一种生产谷氨酸钠的方法:麦麸(面筋)中谷氨酸的含量可达40%。他首先用34%盐酸加压水解面筋,得到黑色水解产物,用活性炭脱色,真空浓缩,得到白色结晶谷氨酸。然后谷氨酸与氢氧化钠反应,浓缩,干燥,得到谷氨酸钠。

吴称他的“味素”味精,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水解生产味精的人。1923年,吴在上海创办味精厂,将中国“味素”——“佛手”味精引进市场。此后,佛手柑味精不仅在中国市场畅销,还进入了美国市场。吴还获得了“味精大王”的称号。

水解生产味精是不经济的,因为这种方法消耗大量粮食,每生产一吨味精至少要消耗40吨小麦。而且在提取谷氨酸钠的时候会释放出大量味道不好的气体,使用的盐酸容易腐蚀机器设备,还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污水。因此,日本的味精公司必须继续他们的研究工作,以便用更好的方法生产更好的产品。

在这项工作中,日本协和发酵公司走在了同行的前列。谢赫公司组织的一组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谷氨酸也可以与糖和尿素一起产生。但由于不同的细菌繁殖后会有不同的产物,所以需要选择合适的菌株作为谷氨酸生产的“小工匠”。

1956年,协和宣布他们找到了这个“小工匠”,就是短杆菌。谷氨酸钠的发酵生产诞生了。协和科学家用糖、水、尿素配制培养液,然后通过高温蒸汽灭菌杀死所有杂菌,再将培养好的短杆菌在最有利的环境下接种,使其繁殖。由于“小工匠”的努力,糖和尿素大部分转化为谷氨酸,最后被中和成钠盐。

使用谢赫公司发明的新方法生产味精,每吨仅消耗3吨小麦,不仅操作简单,大大降低了成本,而且提高了味精的纯度和风味。不

过,协和公司的这项发明不久就失去了它的光彩。

  1964年底,日本新闻界评选出了当年日本的10大发明,其中之一是“强力味精”。它的鲜度竟是“协和味精”的160倍!

  “‘强力味精”的发明,可上溯到本世纪初。那时,日本科学家大介博士对蘑菇为何异常鲜美这个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也和帝国大学的池田教授一样,走进了实验室,研究起蘑菇的成分来。经过分析后,发现蘑菇的鲜美.是因为含有一种叫“乌苷酸钠”的物质。可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想了好多办法,也未能将它制造出来。大介只好停下这项劳而无功的研究。

  直到60年代,新一代的日本科学家又重新想到大介的发现,因为这时的生物化学发展很快,生物催化技术已非常成熟,可以在这一领域大显身手了。这样,到1964年,以乌苷酸钠为主体的强力味精终于面世了。

  说来有趣,乌苷酸钠本身的鲜味其实同普通味精也差不多,只有当它加到食品中,而食品中含有少量的谷氨酸钠时,它才会同谷氨酸钠发生“协同作用”,立刻使食品鲜度提高。所以,强力味精实际上就是用少量乌苷酸钠掺到普通味精里制得的。

  其实,还在强力味精发明之前,有经验的厨师已经利用这一化学原理来提高鲜味了。他们在烧鸡、烧肉时,往往要加少许味精,因为肉类中也有乌苷酸钠,加进去的味精能与之发生鲜味上的协同作用,使鲜味大幅度提高。

  人们对“鲜”的追求并未就此结束。当历史老人在迈越80年代的最后几步时,又有人发明了一种“超鲜味精”。它的主要化学成分是2—甲基呋喃苷酸。它比味精要鲜上600多倍!看来,事物的发展是没有穷尽的,鲜也是无止境的啊!

  

  味精的历史和发明者

  1907年,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的研究员池田菊苗发现了一种,昆布(海带)汤蒸发后留下的棕色晶体,即谷氨酸。这些晶体,尝起来有一种难以描述但很不错的味道。这种味道,池田在许多食物中都能找到踪迹,尤其是在海带中。池田教授将这种味道称为“鲜味”。继而,他为大规模生产谷氨酸晶体的方法申请了专利。

  

  关于味精的发现

  发现简史

  尽管味精广泛存在于日常食品中,但谷氨酸以及其它胺基酸对于增强食物鲜味的作用,在20世纪早期,才被人们科学地认识到。1907年,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的研究员池田菊苗发现了一种,昆布(海带)汤蒸发后留下的棕色晶体,即谷氨酸。这些晶体,尝起来有一种难以描述但很不错的味道。这种味道,池田在许多食物中都能找到踪迹,尤其是在海带中。池田教授将这种味道称为“鲜味”。继而,他为大规模生产谷氨酸晶体的方法申请了专利。池田教授将谷氨酸钠称为“味之素”。这种风靡整个日本的“味之素”,很快传入中国,改名叫“味精”。不久,味精风靡全世界,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调味品。

  味精,学名谷氨酸钠。其发展大致有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866年德国人H·Ritthasen(里德豪森)博士从面筋中分离到氨基酸,他们称谷氨酸,根据原料定名为麸酸或谷氨酸(因为面筋是从小麦里提取出来的)。1908年日本东京大学池田菊苗试验,从海带中分离到L—谷氨酸结晶体,这个结晶体和从蛋白质水解得到的L—谷氨酸是同样的物质,而且都是有鲜味的。

  第二阶段:以面筋或大豆粕为原料通过用酸水解的方法生产味精,在1965年以前是用这种方法生产的。这个方法消耗大,成本高,劳动强度大,对设备要求高,需耐酸设备。

  第三阶段:随着科学的进步及生物技术的发展,使味精生产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自1965年以后我国味精厂都采用以粮食为原料(玉米淀粉、大米、小麦淀粉、甘薯淀粉)通过微生物发酵、提取、精制而得到符合国家标准的谷氨酸钠,为市场上增加了一种安全又富有营养的调味品,用了它以后使菜肴更加鲜美可口。

  我国发明历史

  1925年,吴蕴初将自己的生产工艺公开,以做好向欧美行销的准备。1926~1927年吴蕴初还将“佛手牌”味精的配方、生产技术等,向英、美、法等化学工业发达国家申请专利,并获批准。这也是中国历史上,中国的化学产品第一次在国外申请专利。1926年,佛手牌味精获得美国费城世界博览会金奖。1930年,1933年,吴蕴初的味精继续在世界博览会上连续获得奖项,佛手牌味精打入了欧洲等海外市场。日本“味之素”在东南亚的市场也被中国产品取代。

  按照北洋政府的专利法,吴蕴初的味精专利可以享有5年的专利保护。1926年,吴蕴初宣布,放弃味精的国内的专利,希望全国各地大量仿造生产。此后,国内各地先后出现了十几个味精品牌,国货味精市场极大繁荣,日本的“味之素”除了在日本关东军占领的我国东北地区外,在中国的其他地区再也难见踪影。

  1925年,因有了声势浩大的 五卅运动相助,日货更受抵制,本来无力与味精竞争的味之素更趋颓萎,连南洋的华侨也弃日货味之素,改用了国货味精,进入了“天厨”。佛手牌味精不但打入了南洋各国市场,而且很快就成了该市场的紧俏商品。

  

  

  关于味精的危害

  美国FDA、美国医学协会、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组等权威部门的评审表示:味精在食品中的使用没有一定的限制,无需担心其安全性。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和食品安全研究所副所长翟凤英表示,他们在调查中发现,中国成年居民味精消费与超重有一定的关系。味精日均消费量超过1克的人群超重和肥胖的比例为37%,而低于1克的为28%。每天摄入味精累计超过2.2克,超重风险显著增加。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对中国1万名成人的饮食习惯进行了5.5年的跟踪调查。结果显示,与每天摄入味精量少于0.5克的人相比,摄入超过5克的人,5.5年后超重或肥胖的几率比前者要高30%。这个可能和味精能增加食品的鲜味,引起人们食欲有关。

  1、婴幼儿大量食用味精后,会使血液中的锌转变成谷氨酸锌从尿中过量地排出体外,从而22、哺乳期的母亲如果食用过量味精,大量的谷氨酸会通过乳汁进入婴儿体内,从而导致婴儿缺锌。

  3、过多食用味精后,人体血液中的谷氨酸含量就会升高,会妨碍钙和镁的吸收,从而造成短期的头痛、心跳、恶心等症状,且对生殖系统也有不良影响。

  4、味精食用过多,会使人产生对味精的依赖性,再吃不含味精的菜就会觉得没有味道,还会妨碍对其他营养素的吸收。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本人生活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yhsp.net/post/26224.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水瓶座女生和摩羯座男生配对 -非常运势星座网

水瓶座女生和摩羯座男生配对 -非常运势星座网

水瓶座女生和摩羯座男生配对 -非常运势星座网 水瓶座独立、开朗、活泼;崇尚自由,喜欢惊险刺激的冒险;思想开放,喜欢接触新鲜事物;不喜欢束缚;是个直男,敢爱敢恨的人。那么什么是水瓶座和星座?的最佳组合呢?让我们来看看水瓶座女生和摩羯...

赵本山最新电视剧,赵本山不是钱的事

赵本山最新电视剧,赵本山不是钱的事

赵本山最新电视剧,赵本山不是钱的事赵本山最新电视剧,赵本山不是钱的事《不差钱》和《就差钱》之后,赵家班继续和“钱”做斗争。由赵本山、小沈阳等赵家人创作的现代都市喜剧《不是钱的事》将于10月15日(今晚)19: 30登陆江苏卫视幸福剧场。《不...

双鱼女与摩羯男过招

双鱼女与摩羯男过招

双鱼女与摩羯男过招 这是一个正在进行的故事,男主角:1983年出生的摩羯座。女演员:双鱼座,1985年出生。 我是一个急性子的双鱼。他遇到摩羯座的时候挺抢眼的,但对我来说也很痛苦。三言两语评论一下摩羯座吧。 1...

饿水命是什么 饿水命忌讳什么

饿水命是什么 饿水命忌讳什么

饿水命是什么 饿水命忌讳什么 1、饿水命是什么 所谓饿命,是指出生在第三天,下午,最后一个月的人。有这种命理的人一般五行兴旺,缺水。所以生活也会受到这种命理的影响,所以他们应该在生活中多给自己一些水分。...

林心如是什么星座,林心如个人资料

林心如是什么星座,林心如个人资料

林心如是什么星座,林心如个人资料 林心如星座星座:水瓶座林心如简介林心如,中国台湾省著名女演员和歌手。17岁时,她开始了她的演艺生涯,做兼职广告模特。1998年,她出演了琼瑶戏剧《还珠格格》中的女主角魏紫,该剧一炮走红,深受观众喜...

浅谈解读星盘的简单四步曲 -非常运势星座网

浅谈解读星盘的简单四步曲 -非常运势星座网

浅谈解读星盘的简单四步曲 -非常运势星座网 看星盘,网上杂志到处都是,但是人们看了就忍不住迷茫。图表真正的解读是能够清晰的理解一个人的本质。它可以映射自我,完善自我,发现自我,引导各个层面回归。因此,今天,星座公司简单地理解了占星...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