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尸癖是怎么回事_灵异恐怖

恋尸癖,其实主要是一种性欲和对尸体的爱。对于这些表现,在普通人看来是精神病。对于恋尸癖中的这种现象,其实大部分人接触尸体的职业更多。恋尸癖怎么了?我们一起来看看。
恋尸癖是怎么回事
恋尸癖
活着的尸体是一个人对尸体表现出爱或性吸引力的现象。美国精神病学协会在《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中将恋尸癖列为“性欲倒错”。但是恋尸癖的含义显然是相当多样的。在采访恋尸癖者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大多数人描述他们渴望占据一个他们根本不抗拒的物体(68%),或者希望与一个死去的爱人结合(21%),有些人对尸体有感官上的吸引力(15%),或者希望通过与尸体结合来克服孤立感(15%),或者通过完全控制死者来寻求个人自尊(12%)。
有这种爱好的人更常见于与尸体有职业接触的男性,以及太平间和殡仪馆的工作人员。
恋尸癖是如何形成
大多数研究者认为,这类人有强烈的支配自己性交对象的欲望,这种欲望的满足在他的性满足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尸体永远不会反抗他们的命令,所以他们宁愿选择尸体作为性交对象。对于那些假扮活人的尸体,他们要求他们不要动。如果对方身体动了,会觉得自己的命令被违抗了,会失去做爱的欲望和能力。这种人性可能是软弱的,他们可能是在社会生活中遭受过很多挫折的失败者。因为他们不能控制活人的世界,他们转向死人的世界。在死者面前,他似乎是一个强大的主人,所有的尸体都服从他,他们不会拒绝他的要求,也不会嘲笑他的无能。总之,他在这种行为中处于主导地位,不用担心失败和挫折。大多数恋尸癖患者伴有明显的精神疾病或嗅觉障碍。
恋尸癖有几种,如不杀恋尸癖、杀恋尸癖、假恋尸癖、幻想恋尸癖、迷恋恋尸癖。非致死性恋尸癖是最常见的恋尸癖行为。这种人不杀人,利用一切机会和已经死了的人发生关系。一些特殊的职业,如太平间、太平间、殡仪馆等可以提供尸体通道的地方,对这类人很有吸引力。一名17岁的男性,职业是农民,三年内挖了七次坟墓,进行了尸检活动。受害者的尸体距离死亡时间还有35天,尸体已经腐败。这个人每次有强奸的想法,都控制不住自己。你可以在恋尸癖的过程中射精,性满足。
谋杀和恋尸癖是最危险的恋尸癖行为。这类犯罪分子杀害被害人的主要目的是与尸体性交,包括正常的阴道性交和肛门性交。所以这种行为的受害者可以是女性,也可以是男性,女性是最常见的受害者。一个嗜杀的恋尸癖可以杀死很多人,甚至几十个人。
假恋尸癖不是真的和尸体发生关系,而是和活人发生关系,但是性伴侣必须装死。这种情况在夫妻正常生活中也可能存在,但鲜为人知。有一个假恋尸癖的案例,他让性伴侣在性交前洗冷水澡,让身体变冷,然后在身上抹一层白色爽身粉,像个没有颜色的死人。性交时,他的性伴侣平躺不动,让他完成性交,达到快感的高潮。如果性伴侣的身体动了,会破坏他的快感,大为恼火。
幻想恋尸癖并不真的和尸体发生性关系,他们甚至根本没有任何真正的性交。他们只是在自己的想象中自杀。他们经常幻想自己获得了一个女人的身体,然后与之发生性关系。他们把所有细节想象得淋漓尽致,并在这种想象中获得性快感和满足感。
痴迷恋尸癖者也可能与尸体发生性关系,但他们似乎更痴迷于尸体的某些器官,所以他们切除了死者的一些器官,如乳房和生殖器。他们保留这些器官,并在观看或触摸它们时获得性快感或满足感。有些人还随身携带这些器官。
恋尸癖属于性变态的范畴,很难纠正,环境影响和教育措施往往对这类人影响不大。
恋尸癖的人都是有哪些特性
“高度恋尸癖往往可以从他的外貌和姿势看出。他冷而无味,皮肤看上去死气沉沉,脸上经常有一种似乎很难闻的表情。”高度恋尸癖往往极其无情。即使是恋尸癖不那么严重的人,也往往比别人更MoMo、更僵硬、更无情,让人感到压抑、沉重。恋尸癖通常与暴力和虐待联系在一起。每当战争或战争爆发,总有一些人出奇的邪恶;他们破坏虐待特别残忍,以各种化人为尸的手段取乐。
上面的讨论似乎给人一种印象,亡灵巫师是地球上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本性是邪恶的。其实不然,其实任何人都会产生恋尸癖的倾向,大多数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恋尸癖心理。这个我们以后会看到的。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他爱活着的人,爱活着的女人,爱孩子,爱亲人,爱朋友,爱一些有魅力的人。为什么要有人对生活不感兴趣,却迷恋死了的脏东西?简直不可思议。要回答这个问题,不应该归结为遗传性状,而应该简单归结为生物因素。人是社会人,是人的
个性倾向性和性格特征主要是后天生活中被环境及自身的主观努力加以塑造成的。我们需要的是:研究恋尸者对待生活的基本的又是其特有的态度,从他的生活原则与生存方式寻找恋尸心理的产生根源。恋尸者最显著的精神特征是:视人、视生命为物
“生命是以有结构的、有功能的生长方式为特征,但恋尸的人却喜爱所有不生长的、机械的东西。恋尸的人被一种把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的欲望所驱使,以机械的方式看待生活,仿佛所有的人都是物一样。”对恋尸者而言,人生最大的价值是对诸多物品的占有,利益的得与失是他最看重的事情,也是他全部生活围绕的中心。“恋尸的人能够同一件物品——一朵花,或一个人有联系,仅当他占有这件物品时;因此对他占有物的威胁就是对他本身的威胁;如果他失去了占有物,他就失去了同这个世界的关系。这就是我们发现的下述荒谬反应的原因:他宁肯失去生命也不肯失去占有物,尽管一旦生命失去,有所占有的他也就不复存在了。”
恋尸者喜欢把任何事物的价值都看作纯粹物品的价值,“所有有生气的变化、情感和思想都被转化为事物,记忆而不是经验,占有而不是存在,变成了重要的东西。”在此种情况下,他也会珍爱他所拥有的记忆、曾经的情感和思想等,因为它们已作为物品属他所有。对获得和占有的兴趣扩展到生活的各个地方,例如在爱情方面,他会认为自己的伴侣应该是属于自己的私有财产,从而极端地强调忠实和贞节,限制、否定对方的自由。
由于利益的得失是恋尸者整个心灵关注的核心,经常恐惧着利益的无保障,所以他对未来的难以确定忧心忡忡。他极其害怕未知与冒险,渴望着稳固的秩序,有把握的明天,必然选择一种看来安全然而却机械呆板的生活方式。他看重目的之实现远甚于过程之乐,在他看来,所谓的生活情趣是无用且有害的,因为它妨碍其对利益的算计与追逐。他惯于把今天当作作接近明日目标的手段,据此压抑生命的自发冲动,压抑对娱乐、悠闲的享受。由于缺乏真正的生命的欢乐,恋尸者转而寻求单纯的刺激,只有食欲与性欲等强烈的动物本能尚可给他些许快乐,除此之外惟有杀人与被杀的变态趣味。最终他会沉迷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