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宗真简介,耶律宗真 赵祯,辽兴宗耶律宗真

卢野宗珍是中国辽国的第七位皇帝。契丹名只有骨,夷字不堇。廖胜宗长子卢野龙绪,木雪哀王小金焕。太平十一年(1031年),六月三日,廖胜宗驾崩,皇太子卢野宗政为廖兴宗继位。在廖兴宗统治时期,辽国已经日益衰落。廖兴宗统治时期,奸妇上台,政治腐败,百姓贫弱,军队弱小。面对民族颓势,廖兴宗连年征战,多次征服西夏;那么,你想更好地了解这个卢野宗珍吗?
耶律宗真简介——我国辽国第七位皇帝
耶律宗真人物简介
卢野宗镇(1016-1055),契丹名独骨,字一卜焉,廖生宗卢野龙绪长子,哀皇后小玉瑾,辽国第七任皇帝,1031年至1055年在位。
卢野宗珍生于开泰五年(1016年)二月二十三日。是猴王小菩萨师兄养大的。他精通音乐,爱好儒家,成年后大度。开泰七年(1018年)五月五日,卢野宗珍被封为王曦梁。太平元年(1021年)11月13日,卢野宗珍被封为皇太子。太平十年(1030年)六月,任唐朝南北院使。次年6月,圣宗驾崩,卢野宗真即位,改号景福。
在耶律宗即位之初,权力一度被亲生母亲萧掌握,萧甚至有改变耶律宗弟弟耶律宗的意图。幸而耶律宗将母亲的计谋泄露给耶律宗,廖兴宗乘机出行,带领禁卫军一举消灭了萧及其党羽。星宗统治时期,父亲廖胜宗的兴盛在政治上无法延续,导致国内矛盾尖锐。多次动用外军打西夏,对宋施压,使辽朝日渐衰落。崇熙二十四年(1055年)七月二十六日,廖兴宗出巡时病重,不久去世。四十岁时,庙被命名为兴宗,谥号张晓皇帝葬于永兴陵。
历史评价
脱脱等《辽史》: (1)“年轻聪明,长高,艳丽大方。骑射好,儒好,音准。”;“兴宗即位,十岁,六岁。他不能先尊敬母亲,以至于杀不了贼,也不能以礼谏几句,以至于猴子死于不顺从,失去了国王的孝心。惜哉!若夫在葬礼上,喝酒作揖,折小书。丧以其遗像,衰以宋吊,若二人演戏。这是什么?至于感之言,报南宋之好,许梁之盟不过是西夏之兵,而他不以为意,搞政治内修,又是亲策进士,大修制度,下到做学问,得到陈的便宜,所以急于求治。大约在那个时候,大臣没有听到圣人的进言,也没有听到一件事的建议,想在几个古代皇帝的风中生活,他能得到吗?虽然是贤者,但可以用贤者来形容。”
辽兴宗耶律宗真人物生平
一.出生
1.出生日期:公元1016年。
2.公婆:父亲廖胜宗卢野龙旭,母亲丫环袁菲小金土,养母齐天后小菩萨哥哥,皇后仁仪,皇后小程昕婷,小魏三。
3.出生地:上京(今内蒙古乌达盟巴林左奇附近)。
第二,登上王位
1.家族史:卢野宗珍契丹被称为卢野独骨,是辽圣宗卢野龙绪的长子;公元1016年(1岁),宗隆绪年间,宗镇生于大契丹(今内蒙古昭武大盟巴陵附近)都城上京。
2.太子:公元1021年(6岁),廖生宗卢野龙绪封卢野为太子。
3.人物:卢野宗珍,自小七天之后被小菩萨哥哥收养。学习汉文化,从事诗歌工作,喜欢佛教,擅长丹青。他是辽国著名的山水花鸟画家。
4.继位:1031年6月(16岁),宗隆绪,病逝于大夫河(今呼呼尔日)北宫
1)卢野宗珍在廖兴宗继位后,其母盛元公主小金焕成为皇太后的摄政王,迫害其养母齐天皇后小菩萨至死,后在廖胜宗重用卢野龙绪时代被裁而未聘的贪官。
2)公元1032年11月(17岁),廖兴宗的卢野宗珍以“仁德章太后”(即法蒂安太后)的名义去见太后,改名叫崇禧。
3)公元1034年(19岁),法蒂安王太后萧企图废廖兴宗宗镇,改设第二个宗元。不料,卢野宗元告诉廖兴宗的卢野宗珍,廖兴宗的卢野宗珍发动政变,迫使法蒂安的小玉瑾“俯首守陵”,然后杀死了太后
4)同年7月,廖兴宗的卢野宗珍率先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
2.执政:耶律宗真亲政后,廖兴宗完善法制,推动了契丹汉化的进程,但最终奸妇上台,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军不聊生。但耶律宗真、廖兴宗热衷于传授佛道,满足于表面的荣华富贵,缺乏刻苦求治之心,使得辽君臣渐有消长。
3.外交事务:
1)何松:廖兴宗卢野宗政年间,丹青书法常赠北宋仁宗赵真,传世为美谈;公元1042年(27岁),廖兴宗耶律宗派使者刘,向北宋仁宗讨要土地,因北宋年事已高,得到银丝才罢休。
战夏:公元1038年(23岁),李
元昊建立西夏,西夏由附辽抗宋发展至与辽、宋抗衡的局面,由此拉开辽国与西夏的战幕。A.第一次贺兰山战役:公元1044年10月(29岁),辽兴宗耶律宗真亲领骑兵十万渡黄河至金肃城(今内蒙古准格尔旗西北),随后分兵三路进攻西夏,辽北院枢密使萧惠率主力六万出北路,进兵贺兰山北;皇太弟耶律宗元率兵七千出南路策应;东京留守萧孝友统领中路,随护辽兴宗耶律宗真行营。
与此同时,西夏景宗李元昊采取示敌以弱的战法,诱使萧惠轻敌冒进,抛离后军;10月24日,萧惠跟踪夏军进至河曲,粮草已消耗殆尽,萧惠为求速胜,连夜发起进攻,为西夏军所拒;次日晨两军接战,夏军稍退,萧惠以先锋及右翼军包围夏军,被西夏景宗李元昊率千余骑击破,辽军大溃,西夏景宗李元昊乘胜追击至得胜寺,又破得胜寺附近辽营,辽兴宗耶律宗真仓皇北逃,撤回云州(今山西大同),第一次贺兰山战役结束。
B.第二次贺兰山战役:公元1049年(34岁),辽兴宗耶律宗真趁西夏景宗李元昊病逝、西夏毅宗李谅祚继位之机,再度发兵三路攻夏,南路由萧惠率领,渡黄河,向河套地区推进,攻击西夏东境;北路由耶律敌鲁古率领攻击西夏右厢地区,南下攻凉州(今甘肃武威);中路则由辽兴宗耶律宗真亲自率领攻击西夏中部。
与此同时,西夏毅宗李谅祚令西夏军于黄河一带设伏,一举击溃轻敌冒进的辽国南路大军,萧惠率领残部败走;辽兴宗耶律宗真闻听萧惠败讯,不敢继续深入,遂率领中路军撤退;而辽北路军则顺利进至贺兰山,一举击败西夏大将没藏讹庞率领的三千骑兵,并一直追击西夏军至凉州,俘获西夏太后及官僚家属多人,劫掠大量牲畜而还,第二次贺兰山战役结束。
4.后患:辽兴宗耶律宗真在位时期,有一次在饮醉时,为了报答其弟耶律宗元,答应百年之后传位于耶律宗元;此后,辽兴宗耶律宗真亦未册立其子耶律洪基为太子,致使辽道宗耶律洪基继位后,耶律宗元父子企图谋夺帝位的恶果。
5.末路:公元1055年7月(40岁),辽兴宗耶律宗真巡游秋山,驻宿于南崖的北峪,染病不起;8月,辽兴宗耶律宗真病逝。
四、帝王之死
1.死亡时间:公元1055年8月(40岁)。
2.地点:秋山南崖北峪。
3.死亡方式:病逝。(风水www.azg168.cn)
耶律宗真为政之举
政治
辽兴宗在位时,辽国国势已日益衰落。而有辽兴宗一朝,奸佞当权,政治腐败,百姓困苦,军队衰弱。面对日益衰落的国势,辽兴宗连年征战,多次征伐 西夏;逼迫 宋朝多交纳岁币,反而使辽国内部百姓怨声载道,民不聊生。辽兴宗在位期间的前两年,由于法天太后专权,辽圣宗以来的法制典章被严重破坏,而兴宗继位后,好大喜功两次对夏战争更加剧了社会矛盾;在法制上,辽兴宗开始以个人意志来决断,如某人告其兄谋反,但后来发现这是故意陷害,应当正法。但由于其兄主动求情,兴宗因此就赦免了那个诬告的人。辽兴宗还信奉佛教,穷途奢极。辽兴宗曾与其弟 耶律重元赌 bo,一连输了几个城池。 他对自己的弟弟耶律重元非常感激,一次酒醉时答应百年之后传位给耶律重元,其子耶律洪基(后来的辽道宗)也未曾封为皇太子,只封为 天下兵马大元帅而已。种下了辽道宗继位后,耶律重元父子企图谋夺帝位的恶果。辽兴宗在1044年第一次贺兰山之战时,意识到了党项部族的崛起对辽国西部边界的威胁,因此升云州为西京大同府,作为陪都,加强其对西部地区的军事指挥和政治经济文化影响。至此,辽五京形成,但西京大同府无宫城。辽兴宗曾经写信给宋政府,提议自称北朝,仿南北朝的先例。宋臣 梁适认为“夷狄之有君,不若华夏之无。”宋朝政府拒绝了辽朝政府的提法。
辽兴宗在位期间,大量更谥了前代皇帝、皇后的谥号。如辽世宗皇后“孝烈皇后”更为“怀节皇后”,辽太祖长子,辽太宗之兄的耶律倍被追赠庙号“义宗”。
军事
辽夏第一次贺兰山之战
重熙十三年(1044年), 西夏军在贺兰山北地区击破辽军进攻的反击战。西夏自李元昊称帝后,日益强盛,由附辽(时复称契丹)抗宋发展至与辽、宋抗衡,招纳辽西南境内的党项、呆儿诸族部落,并出兵支援他们抗拒辽军。辽兴宗遂决意进击西夏。
同年九月十四日,辽军在九十九泉(今内蒙古卓资北)会集,辽兴宗命皇太弟 耶律重元、南院枢密使 萧惠率领先锋部队西征西夏。
十月初,辽兴宗亲领骑兵10万渡黄河至金肃城(今内蒙古准格尔旗西北),分兵三路向西夏进攻:南院枢密使萧惠率主力6万出北路,进兵贺兰山北;皇太弟耶律重元率兵七千出南路策应;中路由东京留守 萧孝友统领,随护宗真行营。面对辽军大举进攻,李元昊将主力左 厢军秘密部署在贺兰山北,以逸待劳,伺机破敌;另以部分兵力在 河套地区钳制疲敝辽军,创造战机。辽军西入夏境四百里未遇抵抗,遂在得胜寺附近设营待机,其北路军的前锋兵力在贺兰山北与夏左厢军接战。李元昊见辽国后续兵力不断增多,一面据险抵抗,一面伪装求和,示弱以骄纵辽军。为了拖延时间,消耗辽军粮秣,夏军先后三次撤退,共约百里,每次撤退尽烧战地牧草。
十月二十四,辽军跟踪夏军进至河曲,粮草已消耗殆尽。 萧惠为求速胜,连夜发起进攻。李元昊却已在河西设置拒马,部署兵力,做好了准备。次日晨两军接战,夏军稍退。萧惠以先锋及右翼军包围夏军,被李元昊所率的千余骑兵击破。适风沙迷目,辽军阵乱,李元昊乘势挥军大举反击。辽军大溃,人马践踏,死伤惨重。夏军乘胜又攻破得胜寺附近辽营,擒 驸马都尉萧胡睹等近臣数十人。辽兴宗仓皇逃遁,收集余部撤回 云州(今山西大同)。
辽夏第二次贺兰山之战
重熙十八年(1049年),辽兴宗乘西夏景宗 李元昊新丧之机,发兵三路攻夏。北枢密院使萧惠率南路军渡黄河,向河套地区推进,攻西夏东境;耶律敌鲁古率北路军攻西夏右厢地区,南下攻凉州(今甘肃武威);辽兴宗率中军攻西夏中部。辽南路军沿黄河而进,战舰粮船浩荡,进入夏境。夏军乘辽南路军轻敌冒进,突然发动攻击,辽军猝不及防,死伤惨重,萧惠领残部败走。辽中路军闻萧惠败讯,不敢继续深入,撤兵而回。北路军进至 贺兰山,击败 没藏讹庞率领的三千骑兵,追至 凉州,俘李元昊遗孀 没移皇后及官僚家属多人,获大量牲畜而还。
文化
辽兴宗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工诗词,善 丹青,尝以所画鹅、鹰送于宋朝,点缀精妙,宛乎逼真, 宋仁宗作飞白书以答之,是辽国享有名望的山水、花鸟画家,常与宋朝皇帝以书、画相赠,俨然有中原帝王之风,与宋仁宗互赠书画的故事一直传为美谈。他统治时期,继 辽圣宗之后,进一步完善了法律制度,在文治方面有所发展。但辽兴宗热衷于佛、道,满足于表面上的繁荣昌盛,缺乏孜孜求治之心,又受制于太后 萧耨斤,没有大的建树,却逐渐滋长了奢靡逸乐的习气。这一时期, 辽朝君臣陶醉于表面上的富强、繁荣、和平景象,以强国自居,对潜在的社会危机缺乏必要的警觉,没有采取防范和缓和矛盾的措施。辽朝的统治已开始了由盛转衰的过程,统治集团内部争权斗争再起,社会矛盾也逐渐尖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