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辰属相_八字算命

时辰属相和这件事有什么关系?如何看到时间和星座的秘密?下面的小编带你去看看时辰属相是什么样的:
看天空的最佳时间是夜晚静止,星星满满的时候。午夜时分(23:00-1:00),古人(天文学家或道家)仰望天空良久,突然听到周围有细微的声音。低头一看,原来是老鼠。久而久之,古人发现老鼠经常出没的时间是半小时。于是,孩子就和老鼠联系在一起,成为“子鼠”,按一天的开始排在属里第一位。
“马不夜草不肥”,牛也是。养牛和喂好牛是农民的一件大事。在丑恶时期(1:00-3:00),农民会起来喂牛。奶牛与丑陋的时代联系在一起,成为“丑陋的奶牛”。
凌晨3: 00到5: 00,夜间出行的老虎最凶猛,附近农民经常听到虎啸。所以老虎和印石联系在一起,就有了“银虎”。
五点到七点,天亮了,兔子跑出窝去吃带露水的草。所以兔子和石矛联系在一起,就有了“毛兔”。
7点到9点,容易起雾。都说龙能走云烟,雾中“龙见尾不首”。但龙是传说中的动物,或者说是人用几种动物的“部分”拼凑而成的“人造动物”,在现实中是看不到的。只有雾蒙蒙的时候,人们才会产生龙的错觉。这样,龙就会在时间的迷雾中“出现”。龙与时机有关,所以有“龙”。
9点到11点,雾散了,阳光灿烂。体温不稳定的蛇爬出洞穴晒太阳。蛇,不管有毒与否,都是可怕的。蛇最活跃的时刻是“第三次”。造字时,把“司”画成蛇的象形文字。“第三条蛇”自然是相连的。
从十一点到十三点,烈日当头。这种“猛”让人联想到马,人类的“左膀右臂”之一。红鬃马是匹好马,但它的脾气像正午的太阳一样暴躁。马与午有关,有“吴妈”。
从13: 00到15: 00,太阳晒干了草上的露水,但别忘了这是放羊的好时机。于是,“卫阳”就产生了。
从15: 00到17: 00,当太阳西沉,或者在一场暴风雨之后,天气看起来很清新。那时,猴子喜欢在树林里玩耍和啼叫。人听到了,记在心里,就把这一刻和猴子联系起来,于是就有了“神猴”。
17:00-19:00,太阳快落山了,家鸡该回窝了;不回窝,天一黑就找不到了。农妇着急了,四处叫唤,把鸡往窝里扔。这一次的吃喝也和鸡窝有关,所以有了“酉鸡”。
19:00-21:00,人睡觉前巡逻;跟随他们的是人类的另一个“助手”——狗。巡逻时间和狗联系在一起变成“狗”也是刚刚好。
21:00-23:00,深夜,能听到肥猪拱地的声音,主人很开心。但是如果你想让猪长胖,你就得起来喂它。在石海,自然与猪有关,所以有“海猪”。
代表十二时的十二个字与十二生肖组合在一起,有:子书、丑牛、银胡、猫土、陈龙、四舍、吴妈、未央、神侯、姬友、徐沟、海珠。
时辰属相和这件事有什么关系
古代是用十二生肖来记录年份的,到了汉朝以后才开始用树枝来计时。古人根据太阳升起的时间,把一天一夜分为十二个小时,用十二个地支作为代号,便于记忆。在中国,土地使用计时方法被称为十二小时(“大小时”),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二十四“小时”。
后来用来记录年份和时间的天干地支都和十二生肖有关。十二生肖由自然界的十一种动物组成:老鼠、牛、老虎、兔子、蛇、马、羊、猴子、鸡、狗和猪,以及传说中的龙。古人用这十二种动物的习性作为分配分支。比如老鼠是夜行动物,所以在半夜(11:00-1:00)日出时配合老鼠和兔子出来觅食,所以在毛(5:00-7:00)时配合兔子,这与当时农业社会的日常生活和休息制度有关。
以下描述十二生肖如何对应十二小时,以供参考:
儿童(鼠标)(从23: 00到午夜1: 00):
一天中,一天的最后一刻也是新的一天的开始。它属于十二宫中的老鼠。
丑(牛)(凌晨1点到凌晨3点):
丑小时指黎明前的黑暗阶段。据说是牛日出开始犁地的时候。属于十二生肖中的牛。
银(老虎)(凌晨3点至5点):
一天之内,世界大白,就是老虎开始活动的时刻,所以属于黄道十二宫的老虎。
毛(兔)(上午5时至7时):
石矛是太阳升起并开始发光的时候。它属于十二宫里的兔子。
陈(龙) (上午7:00-9:00):
太阳的光和热增加的时间据说是龙向西旅行的时间,所以属于十二生肖中的龙。
Snake(上午9: 00至11: 00):
这时候太阳越来越热,属于十二生肖中的蛇。
下午(马) (上午11: 00至下午13: 00):
一天中,太阳最强。它属于十二宫中的马。
否(羊)(下午13:00-15:00):
一天中,最后一个小时是热量消失的时候。属于十二生肖中的羊。
沈(猴子)(下午15: 00至17: 00):
一天之内,神时的暑热很快过去了。它属于十二宫中的猴子。
酉(鸡)(下午17时至19时):
在一天中,酉时是夜晚来临的时候。属于黄道十二宫里的鸡。
警卫(狗)
)(晚上19时至21时):在一日中,戌时正是黑夜扩散,华灯初上时分。在十二生肖中属于狗。
亥(猪)(晚上21时至午夜23时):
在一日中,亥时是一日将尽,要迈向明日之前时分。在十二生肖中属于猪。
十二时辰属相与养身
一年有十二月,一日有十二时。只要我们在正确时间做正确的事,不要“四十岁以前用命博钱,四十岁以后用钱养命”,掌握一些自然科学供养好我们的先天真元,养生就会变得非常简单。
古人养生学特别强调“天人合一”,人活于世间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当自然环境发生变化时,人体也会相应地发生改变。只有顺应自然,人体才能健康。如果违背了这一原则,就会让你疾病缠身。我们应做到“天人合一”——得自然者得天下也,这才是长寿、健康之道。
十二时辰属相与养身
十二时辰养生法:
1、子时(23点——01点):属鼠,主胆;此时易失眠的人是因为胆有问题,口苦,建议吃生冬瓜汁加酸枣面,喝2~3个月小的胆结石可自行痊愈;
2、丑时(01点——03点):属牛,主肝;此时最易觉肝火旺口干舌燥,平日可多喝纯绿豆水、吃绿色蔬菜,对眼睛保健有很好功效,排体内毒素;
3、寅时(03点——05点):属虎,主肺;此时肺有毛病的咳嗽最严重,建议生吃白萝卜;
4、卯时(05点——07点):属兔,主大肠;要清肠排便,肠里有斑脸上就长斑,要皮肤好先润肺,清肺热,晚上多吃白萝卜,民间有句谚语叫做,“上床萝卜下床姜,不劳医生开药方。”意思是清早下床时吃点生姜,晚上上床时吃点萝卜;
5、辰时(07点——09点):属龙,主胃;此时胃酸分泌最旺,要按时吃早餐,早睡早起就是这道理;
6、巳时(09点——11点):属蛇,主脾;脾不好就会影响消化吸收,大便次数会多,固气固不住,也会影响心脏,建议早晨喝豆浆健脾,多吃黄色食品;
7、午时(11点——13点):属马,主心;心脏有毛病的左手上手臂内侧一定会有一个最疼点,要多按摩慢慢至不疼就会痊愈,因此午餐后必须休息养心;
8、未时(13点——15点):属羊,主小肠;此时小肠吸收最好,可以午餐吃富有营养和丰富蛋白质的食物,荤素比例为1:7最好;
9、申时(15点——17点):属猴,主膀胱;前列腺肥大和尿道有问题的多喝生冬瓜汁;
10、酉时(17点——19点):属鸡,主肾;肾主骨,建议晚餐多吃黑豆粥、黑芝麻等黑色食物,坚持数月后白发变黑。记住咸补肾,但过咸伤肾;
11、戌时(19点——21点):属狗,主心包经;通往心脏的经络不通易导致心脏病;
12、亥时(21点——23点):属猪,主三焦;经要修心养性,按时睡觉,不可熬夜。
注:时辰保健参见本博客的相关内容。
十二属相速算法:
1、计算方法: 诞生年代(要按农历计算)除以12,取余数(如果能整除, 余数视为零);
2、按照下列数字表对应生肖:
0 — 猴
1 — 鸡
2 — 狗
3 — 猪
4 — 鼠
5 — 牛
6 — 虎
7 — 兔
8 — 龙
9 — 蛇
10— 马
11— 羊
3. 如:鲁迅生于1881年,除以12余数是9,亦属蛇;
4. 下面是Excel计算公式:
=MOD(1881,12)
注:用法把公式粘入Excel单元格中,输入年度即可。
小知识--生肖排列解释:
一是:民间传说故事中的生肖排列
汉族民间故事说:当年轩辕黄帝要选十二动物担任宫廷卫士,猫托老鼠报名,老鼠给忘了,结果猫没有选上,从此与鼠结下冤家。大象也来参赛,被老鼠钻进鼻子,给赶跑了,其余的动物,原本推牛为首,老鼠却窜到牛背上,猪也跟着起哄,于是老鼠排第一,猪排最后。虎和龙不服,被封为山中之王和海中之王,排在鼠和牛的后面。兔子又不服,和龙赛跑,结果排在了龙的前面。狗又不平,一气之下咬了兔子,为此被罚在了倒数第二。蛇、马、羊、猴、鸡也经过一番较量,一一排定了位置,最后形成了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的顺序。传说故事虽不是对问题的科学解释,但它却体现了人们希望对十二生肖的选择做出解释的愿望。
二是:中国古代学者从古代昼夜十二时辰的角度解说地支和肖兽的配属关系
黑天苟地,混沌一片,鼠,时近夜半之际出来活动,将天地间的混沌状态咬出缝隙,“鼠咬天开”,所以子属鼠。天开之后,接着要辟地,“地辟于丑”,牛耕田,该是辟地之物,所以以丑属牛。寅时是人出生之时,有生必有死,置人于死地莫过于猛虎,寅,又有敬畏之义,所以寅属虎。卯时,为日出之象,太阳本应离卦,离卦象火,内中所含阴爻,为太阳即月亮之精玉兔,这样,卯便属兔了。辰,三月的卦象,此时正值群龙行雨的时节。辰自然就属了龙。巳,四月的卦象,值此之时,春草茂盛,正是蛇的好日子,如鱼儿得水一般。另外,巳时为上午,这时候蛇正归洞,因此,巳属蛇。午,下午之时,阳气达到极端,阴气正在萌生。马这种动物,驰骋奔跑,四蹄腾空,但又不时踏地。腾空为阳,踏地为阴,马在阴阳之间跃进,所以成了午的属相。羊,午后吃草为最佳时辰,容易上膘,此时为未时,故未属羊。未之后申时,是日近西山猿猴啼的时辰,并且猴子喜欢在此时伸臂跳跃,故而猴配申。酉为月亮出现之时,月亮属水,应着坎卦。坎卦,其上下阴爻,而中间的阳爻代表太阳金乌之精。因此,酉属鸡。夜幕降临,是为戌时。狗正是守夜的家畜,也就与之结为戌狗。接着亥时到,天地间又浸入混沌一片的状态,如同果实包裹着果核那样,亥时夜里覆盖着世间万物。猪是只知道吃的混混沌沌的生物,故此猪成了亥的属相。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持此观点。
三是:按中国人信阴阳的观念,将十二种动物分为阴阳两类,动物的阴与阳是按动物足趾的奇偶参差排定的
动物的前后左右足趾数一般是相同的,而鼠独是前足四,后足五,奇偶同体,物以稀为贵,当然排在第一,其后是牛,四趾(偶);虎,五趾(奇);兔,四趾(偶);龙,五趾(奇);蛇,无趾(同偶);马,一趾(奇);羊,四趾(偶);猴,五趾(奇);鸡,四趾(偶) ;狗,五趾(奇);猪,四趾(偶)。持这种说法的是宋人洪巽,明代学者郎锳在其基础上进行了归类,在其所著的《七修类稿·十二生肖》中提出“地支在下”,因此别阴阳当看足趾数目。鼠前是四爪,偶数为阴,后足五爪,奇数为阳。子时的前半部分为昨夜之阴,后半部分为今日之阳,正好用鼠来象征子。牛、羊、猪蹄分,鸡四爪,再加上兔缺唇且四爪,蛇舌分,六者均应合偶数,属阴,占了六项地支。虎五爪,猴、狗也五爪,马蹄圆而不分,六者均为奇数,属阳,连同属阳的鼠,占了另外六项地支。郎锳的归类法,是借洪巽的分类法,二者大同小异。
以上三种解释分别从不同角度来解释生肖的排列,民间有关生肖动物排列的传说故事非常丰富,这些传说故事的流传一方面丰富了生肖的内容,另一方面又促进了生肖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将十二种生肖动物分为阴阳两类,将其纳入中国人五行信仰的观念之中,目的是将属相与人生仪礼相关连,将阴阳、五行与生肖对应起来,从而解释其它有关的人生文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