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族的传统节日风俗_传统节日

哈尼族是我国西南边疆的古老民族之一,绝对分布在云南省南部。哈尼族有自己的语言,但彼此差异很大,不能交谈。那么,哈尼族和我们的传统节日有什么区别呢?海关和海关有什么区别?以下小编在网上收集了一些关于哈尼族的相关信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哈尼族的传统节日风俗
哈尼族的传统节日风俗浅析
第一,春节
除夕夜前几天,哈尼族妇女忙着做马桶,小伙子们上山砍竹木,在村广场荡秋千。思茅地区的哈尼族也支持“磨秋”(形状像跷跷板,但可以旋转)。从第一天到第三天,男女老少都去广场荡秋千或者坐在“磨秋”里。景谷、镇远等地的哈尼族人晚上跳舞,青年男女通过唱歌寻找亲人。如遇“龙年”(黄道十二宫记载),大家应围坐在一起,唱老歌手的酒歌,内容多为本民族古老传说,缅怀先人,祝来年昌盛。卡多族的“新米节”是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卡多族(哈尼族支系)的“新米节”,庆祝以大米为首的“五谷”、“六豆”的成熟。这一天,卡多人想把收获的新谷物变成新大米,做一顿“新口味”的饭。他们认为吃新米饭的人在今年能够增强体质,产生新的力量。如果新谷这一天不玩,也应该在刚开机后摘回一些耳朵或苞片,晾干,磨成面粉,与其他食物混合,表示自己在“新米节”尝到了新的东西。
二、苗族艾纳节
种植后,卢纯县的哈尼族将庆祝“苗族艾纳”节。“艾纳”的中文意思是“植秋后的休息日”,时间一般在5月初。节日那天,整个寨子一起杀猪杀羊,各家分一杯羹。过完“苗艾纳”节,就可以吹喇叭了。据说吹牛角是养牛的命令。这里还有一个民间故事:从前,在“苗族艾纳”节日期间,一个牧童想把两头耕牛送到山上,但是劳动的耕牛从来不想上山,而是总是跑到地里。牧童没办法,就吹喇叭对牛说:“亲爱的老牛,前几天你辛苦了。现在幼苗已经种好了,请大家休息。”奶牛明白了,高兴地上山了。按照当地群众的规矩,节日当天早饭前,在割好的草上倒一碗茶一碗酒,然后用草裹一碗肉一碗饭喂牛。此外,育苗时使用的犁头和锄头应清洗干净,放在一定的地方。在节日的晚上,人们点燃了一堆堆的火,寨子里的人们在草坪上跳舞唱歌,直到深夜。
第三,磨秋节
莫丘节是哈尼族的一个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五月的猪年或狗日(十二生肖的记录日),又称“五月节”。关于莫丘节的起源,哈尼族中有一个美丽的故事。很久以前,哈尼山寨里住着两个哥哥姐姐,哥哥叫哈朗,妹妹叫安昂。阿朗擅长武术,而安昂聪明漂亮。他们俩都爱帮村民做事。当时天上出现了太阳和月亮,有时候出来几天,有时候没出来几天,让庄稼无法正常生长。阿朗和安昂讨论去天堂说服太阳和月亮经常出没。这一天,兄弟姐妹们砍下栗树,创造了莫丘。他们骑着莫丘,莫丘秋秋飞快地旋转着,把阿朗和安昂送上天空,找到了太阳和月亮。姐妹俩想尽办法劝日月,约定白天出太阳,晚上出月亮。从此日月定时出现,庄稼长势良好,年年丰收。然而,两兄弟姐妹再也没有回来。为了纪念他们,每年农历五月的猪年或狗日,哈尼山寨都会开展转磨活动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新平县卡多山地区的哈尼族都会庆祝——年的老人节,历史悠久。早上小伙子上山挖松树,女人们忙着准备秀场的美食。太阳西下,圣地(过节专用的地方)种上了青松,全村的老人都聚集在青松下。当主持人宣布节日仪式开始时,锣鼓齐鸣。青年男女捧着热气腾腾的米酒和茶,中年男女捧着香喷喷的糯米、鸡蛋等食物,膜拜坐在松树下的老人。然后,小伙子弹中央小三弦,姑娘们唱着动听的歌,老人在兴奋中起舞。最后,主持人让老人轮流讲述孩子这一年的成长经历。人们听了每位老人的叙述后,赞美尊老爱老,批评晚辈对老人的不尊重和不孝。
哈尼族的传统节日风俗习惯
第一,饮食
哈尼族以前有两次月食,主食是当地生产的大米,辅以玉米。喝茶喝酒是哈尼族的爱好,喝的酒多是自己酿的甜白酒,醇厚甘甜;哈尼族人喝的是鲜茶,有苦味,但能消暑解渴。典型食物:哈尼族地区有很多产品丰富、烹饪方法独特的典型食物。比如竹鸡,生竹虫等。比较有名的风味菜有蜂蛹酱、腌香蕉心和酸
笋炒麂子肉、肉松酱、清汤橄榄鱼、螃蟹炖蛋清、煮蛇圆子等。喜把大米、玉米蒸成米饭粑粑、米线、卷粉和豌豆凉粉等。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哈尼族人喜将瘦肉剁细,与大米、姜末、八角面、草果面一起熬粥,并以此为主食的上品。 不论平时或节日每餐必不可少的是豆豉。擅长利用当地土特产原料腌制咸菜、烹制肉类及各种风味菜肴。如白旺是用凝固的牲家禽血块拌上炒熟的花生、薄荷、姜蒜、苤菜根、盐、辣椒、和生肉制成的。二、服饰
叶车是哈尼族的一个支系。叶车妇女头戴白尖帽,上身穿靛青色对开式短袖土布衣,无领无扣,由宽宽的五色腰带扎腰。布衣是一件一件地套着穿,少则七八件,多达十余件,里长外短可以看出衣服的件数。叶车人认为,衣服件数越多,服装越美,越能显示出家庭的富裕。她们下身穿黑色短裤,裤脚口打上适当的褶纹,褶纹数与上衣数大致相等。大腿以下全部裸露着。逢年过节,姑娘们手上还带银手镯,胸前挂银链,腰的两侧佩挂银片和银泡泡,走起路来铃铃作响,颇有风韵。
三、婚俗
哈尼族十分重视男女婚恋的喜庆活动。往往以配对就宴的方式选择恋人,一般在配对就宴前,男方在征得女方应允后由小伙子凑钱,请烹调师傅主厨,杀公鸡、煮肥肉、炒菜、打酒、泡糯米进行准备。夜里10点钟左右开宴,参加者约10—30人,围观者熙熙攘攘。届时灯火通明,桌上摆满各式菜肴。先将煮熟的大公鸡头朝上摆上餐桌,并把两个鸡睾丸和一只活螃蟹悬挂在鸡身上,由“伙子头”和“姑娘头”从首席坐起,其余男女依次配对入坐,随后举杯祝福。推荐阅读:俄罗斯族的传统节日风俗
哈尼族的传统节日风俗宗教和禁忌
禁忌
哈尼族过去认为火是家庭的生命,对火很敬畏,必须保护火种长久不息。每家都有数个不同的火塘。火塘的火不仅要烟火不断,而且每个火塘的用处也不能弄混。哈尼族有许多禁忌,如产妇分娩,忌外人闯入室内;进村时不能披着衣服;不能用火塘上的三脚架烘湿鞋;禁止砍伐“龙树”和将污秽物扔置“龙树”之下等等。
宗教
哈尼族信仰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推荐阅读:侗族的传统节日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