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中的传统习俗你知道多少

“腊,捡起来,交新的,这样大祭祀就赏功德了。”农历十二月,传统民间俗称“腊月”,以新代旧,辞旧迎新。农历十二月有许多传统的民间活动。你对农历十二月的传统习俗了解多少?
腊月歌:
二十三、蜜饯瓜黏;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切肉(炖炖);二十七、杀公鸡(杀灶鸡);二十八、送脸;二十九、馒头;通宵三十夜,元旦拧。
1、腊月初八
这一天叫腊八节,最有名的是“喝腊八粥”。关于腊八节的起源有很多传说。其中一个是,据说古代五帝之一颛顼的三个儿子都死了,变成恶鬼吓唬小孩子。然而这些恶鬼怕被红豆打,于是就有了“红豆打鬼”的说法。后来,人们在腊八节用红豆煮粥。
2、腊月二十三
又称“年关”,是民间祭祀炉灶的日子。有“男无拜月,女不祭灶”的民俗。所以拜灶仅限于男性。在中国的民间神中,灶神的资格是很古老的。灶神成了夏朝人民崇敬的大神。自周代以来,皇宫也将厨房祭祀纳入节日,并在全国确立了厨房祭祀的规则,成为一种固定的仪式。
这一天是灶神报告过去一年家庭情况的日子。家家户户送灶神,这一夜吃灶糖。据说古人为了不让灶神在玉帝面前说话,给灶神准备了很多灶糖,粘在他的嘴上。
3、腊月二十四
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打扫房子里的灰尘,有“除尘扫地”的习俗。因为“尘”与“陈”谐音,故有“辞旧迎新”之意。当然,古代的家具造型复杂,都是用木柴烧水做饭,所以家里还是有很多灰尘的。可想而知,当每个家庭都努力打扫房子时,场面是多么热闹。
4、腊月二十五
遇见玉帝。按照旧俗,灶神上天(腊月二十三)后,玉皇大帝亲自在腊月二十五做了一个下界,视察天下善恶,决定来年运势。于是家家献福,名曰“遇玉帝”。在这一天,我们要在日常生活和言语上小心翼翼,争取好的表现,以赢得玉皇大帝的青睐,为来年带来幸福。
这一天吃豆腐,“腐”和“乐”一样,所以是“受乐”的意思。当然,很少有人知道这个习俗。而是把祝福贴在门窗上,意思是接受祝福。
5、腊月二十六
俗话说“腊月二十六,杀猪割肉”。这一天是“磨刀霍霍杀猪宰羊”的日子,也是中国古代新年必须吃肉的日子。即使是最穷的家庭也要煮点红烧肉吃,因为“肉”的意思是“有钱”,表达了对来年富贵吉祥的美好祝愿。
6、腊月二十七
人们的谚语说,“腊月二十七,杀鸡捉牛”。这一天是专门用来在街上买年货的。即使是那些在腊月二十六还没来得及杀猪宰羊的家庭,也要在街上买肉买菜等用品,所以这一天的市场会很热闹。
7、腊月二十八
腊月二十八,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不能蒸馒头。在这一天,古代人会开始制作各种图案和风格的蛋糕和馒头。普通面条不宜长时间存放,而面团不易破碎。在第28天,面条被制成从第一天到第一个月的第十五天的主食。在大多数地方,中国新年面食在这一天蒸。太原人要蒸“蛋糕馒头”;河北人以“蒸枣花”来p
除夕是除夕。这一天,人们想吃大鱼大肉,放鞭炮,过除夕等等。古代有个关于除夕夜的传说,就是除夕夜总是在年底出来捣乱,但是人们知道它怕鞭炮,于是家家户户放鞭炮驱赶除夕夜。除夕夜被吓跑了,人们会说“我又活了一年”!
是腊八后一年。如果你想在新的一年里获得好运,你不妨通过8、腊月二十九.来实现。这里有最全面的财富分析和为你的好运量身定做的提醒,这将帮助你避免不幸,掌握好运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