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为什么要拜月?如何拜月?拜月的礼仪与习俗

从李白的《静夜思》,《月下独酌》,杜甫的《八月十五夜月》,苏轼的《水调歌头》,象征团圆的中秋——,人们寄托了太多的思念。
自古以来,它是中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在古人眼中非常神圣。所以为了迎接节日的到来,会有很多风俗活动,比如赏月,吃月饼,喝桂花酒…
事实上,中秋节有一个与祈福有关的习俗,那就是“拜月”。
至于“拜月”的魔力,仔细听小仙说:
01.拜月的由来与传说
《礼记》早在“秋暮月”就有记载,意为祭拜月神。这时候就要开会迎寒祭月,设香案。周代,每逢中秋之夜,都要举行迎寒祭月。
相传古齐丑女无盐。他们年轻时对拜月很虔诚。长大后,他们以优越的品德进宫,却不受宠爱。某年的8月15日,当天子在月光下看到她时,他认为她美丽出众,后来立她为皇后,这导致了中秋节拜月。
在云南傣族的传说中,月亮是由皇帝的第三个儿子简言改变的。简言是一个勇敢坚强的年轻人,他带领傣族人民战胜了敌人,赢得了傣族人民的爱戴。后来,在他不幸去世后,他变成了月亮,升上天空,继续发出柔和的月光,给黑暗中的傣族人带来光明。于是,人们开始对他顶礼膜拜。
02.拜月流传的原因
那么为什么中秋节去拜月呢?
原因有二。从现实的角度来看,由于生产力低下,人们对自然规律的认知非常有限,而天象则代表着上天的心情。8月15日是月亮最圆的一天。在古人眼里,自然是吉祥、喜乐的标志,自然对神灵有敬畏之感。
从神话的角度看,当时人们对月球上有神仙存在的传说深信不疑,尤其是嫦娥奔月的故事,更是深入人心。因此,人们在月亮下竖起香盒为嫦娥祈祷,拜月的习俗从中秋节开始就代代相传。
03.拜月的流程
拜月来自向月亮献祭。中国祭祀月亮的仪式从周朝开始就有了,祭祀月亮的时间从中秋节月亮升起的时候开始。
中秋节祭祀月亮的关键是对月神的尊重。如果中秋节没有月亮,甚至没有雨,你可以向月亮献祭。只要月光能照到的地方,就可以在阴天的情况下,朝月亮的方向摆一张祭祀桌。
议程和注意事项如下:
1.洗澡换衣服
献月前,需要沐浴更衣,穿上汉服,以示对月神真诚的敬意。
2.穿戴用品
月亮出来后,往月亮方向摆一张祭祀桌,摆月饼、西瓜、野味、鸡冠花等祭祀(月饼西瓜必不可少,西瓜要切成莲花形状)。
点上红烛,铺上草席礼拜。
就位
参与者坐在祭祀桌前。执事和贡品都准备好了。
以年长的女性长辈或家庭主妇为主要祭祀对象。集体祭祀月,也叫从女性中选定主祭.根据传统,男不拜月.人可以充当贡品,执事协助祭祀月亮,或从事其他辅助工作。
4.祭祀月亮
赞歌:《祭月》。牧师就位,去参加宴会,然后跪在桌子上。
5.香火酒祭
赞唱:“三香”。执事递上三根香,神父在蜡烛上点燃,向月神鞠躬,然后将香插入香炉。所以三次。
赞唱:“三祭酒”。执事把酒杯斟满,递给祭司,祭司在宴席前把酒洒在地上,然后把酒杯放在祭桌上。所以三次。
6.宣读愿望
执事给月亮递了贺电,牧师借着月光和烛光给月亮念。
7.燃烧祝贺纸和月光纸
牧师把朱
-拜-兴-平身”。主祭及参祭者一起向月神行“再拜”之礼(即拜两次)
9.从献
赞礼唱:“从献”。主祭离开奠席,参祭者按照长幼之序依次到奠席前,跪,上香(拿三支或一支),默默祈祷心中所愿,然后向月神行拜礼一次。直至所有女性参祭者拜完。
10.礼成
赞礼唱:“礼成”。至此,中秋祭月仪式完成。
11.餕
由主祭持切刀,将月饼人口数均匀分切,每人一份。西瓜每人一瓣,水果自取。
12.饮宴
赏月撤掉祭桌,在月下布设中秋家宴,大家一起赏月、宴饮。
04.拜月习俗的禁忌
当然在拜月的过程中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祭拜的,在祭拜之前要先看看自己之前的运势如何,如果自己最近不顺或是身体不太好,就不要出门赏月或祭拜了。
当然民间对于拜月还有一系列禁忌和传说,比如不能用手指月亮,额头不能被头发遮住等等。
虽然各地关于拜月的仪式和文化各不相同,但是很多习俗和禁忌是相同的,在中秋节拜月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
如果你方便出门拜月,或是当地没有举行集体拜月的活动,而嫌拜月仪式太麻烦,也可以选择网上拜月哦!
紫微黄历网特推出中秋拜月活动,直接长按或扫描下图二维码便可免费参加拜月祈福。
中秋也是求平安、求姻缘的好时机,若想要为自己和家人祈求福运,也可点一点祈福灯。
中秋祈福活动期间,点光明灯与姻缘灯可享受5.2元的特惠价(原价15元)。
当然,想趋吉避凶求好运,也是不可错过中秋这个寓意着圆满、吉庆的时节。
紫微黄历网中秋诚意上架两款开运爆款——紫微十年大运和九星情缘-苦恋的最终结局,原价55元、52元,中秋特惠价29.9元,转运必算!
机不可失,赶紧中秋活动页面,祈福好运,美满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