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端午节是几月几日

传统的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如今,人们对端午节的期待不仅仅是美味的粽子,还有忙碌工作后短暂的闲暇时间。那么2017年端午节是哪一天呢?
2017年端午节时间为:2017年5月30日 农历五月初五 星期二
最早的端午食品应该属于西汉的“猫头鹰汤”。《史记》《孝道纪律性》引自淳的一句话:“汉使东郡送猫头鹰,五月五日,是猫头鹰汤赠百官。给邪恶的鸟,所以吃它。”。因为猫头鹰不好抓,吃猫头鹰汤的习俗没有持续多久。档是端午节的主角——粽子,出现在东汉末年。直到晋代,粽子才成为端午节的食物。
《风土记》:“5月5日,同夏至,先是这两天又一天,然后用檫树叶包在糯米里,与小米混合,用浓稠的灰色汁液煮。”与此同时,还有一种端午节的食物,叫做“龟”,这种食物在晋代只是昙花一现,后来就消失了。只有《风土记》中叫“姣姣”的粽子才成为千百年来最受欢迎的端午美食,因为它依附于屈原的传说。
根据《史记》《屈原贾生传》,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提倡育才赋民,使致富,坚持联合反秦,遭到贵族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被逐出首都,流放到袁和湖南流域。流亡期间写下了《离骚》、《天问》、《九歌》等忧国忧民的不朽诗篇,风格独特,影响深远(因此,端午节也叫诗人节)。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京都、楚国。屈原看到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又不忍一直放弃自己的祖国。5月5日,他写完巨作《怀沙》后,投身汨罗江,用自己的生命写下了一场波澜壮阔的爱国运动。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人民悲痛欲绝,纷纷涌向汨罗江祭奠屈原。渔民们划船,在河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一个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扔到河里,说如果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咬医生了。
人们看到后纷纷效仿。一个老大夫拿了一坛雄黄酒倒进河里,说要打晕龙水兽,免得伤了屈大夫。后来,由于担心饭团会被龙吃掉,人们想出了用印楝叶包裹大米,在大米周围包裹彩色丝绸,并将其发育成棕色种子的想法。后来,每年五月初五,都有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的习俗。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端午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也叫端午、端阳。除此之外,端午节还有很多别称,如:正午节、重五节、五一节、沐浴兰节、女儿节、正午节、迪拉节、诗人节、龙节等等。虽然名字不一样,但总的来说,不同地方的人的习俗是共同的多于不同的。
因为端午节在阳气和殷琦的过渡时期,很容易影响人们的运气,所以在古代,普通人需要在端午节辟邪。辟邪很麻烦。还不如给紫黄历网献个除秽灯,扫清晦气,保证一切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