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龙抬头的由来与传说

中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春耕节、农家节、青龙节、春龙节等。《龙抬头》是中国古代农耕文化对季节的反映,预示着阳气出地,春雷骤起,雨势增强,气温升高,万物生机盎然,春耕开始。龙崛起的由来和传说是什么?我们来看看。
一、龙抬头的由来
“龙抬头”的修辞来自古代天文学。在古代,人们选择黄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组恒星作为坐标,作为观察天象的参考对象。古人根据日月星辰的运行轨迹和位置,将黄道附近的星象分为28组,俗称“二十八宿”。“留”就是活下去。它们被称为“小屋”,因为它们被列在太阳、月亮和五星的四面,很像太阳、月亮和五星居住的地方。《二十八宿》按东、西、北、南四个方向分为四组,产生“四象”:东方黑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东方七夜称为:“焦、康、边、方、辛、卫、纪”,构成完整的龙形星像。人们称之为“东方黑龙”,其中蛟素代表龙的角,康素代表龙的喉,姚苏代表龙的爪,辛素代表龙的心,苏伟和纪素代表龙。冬天,黑龙里的七个夜晚隐藏在北方地平线下。从惊魂到春分,东方地平线上出现了犄角(一星二星)。这时,黑龙的全身还隐藏在地平线之下,开始时只出现了犄角,所以被称为“龙抬头”。龙的升起是指天空中黑龙中七星的隐现变化,而不是说有真正的动物龙在变化。
黑龙七夜的周期与一年农时一致。春耕之初,东方地平线上黑龙七夜开始缓缓升起,最先露出的是璀璨的龙头——蛟苏;夏天庄稼长,黑龙高挂南方夜空;秋天,庄稼收割时,黑龙开始在西边落下。冬天什么都藏,黑龙藏在北方地平线下。古人称仲春黑龙在东方地平线上七宿为“田间见龙”(即“龙抬头”),盛夏黑龙在正南中天上升七宿为“天上飞龙”。此外还有“康龙有悔”“无领袖”,对应每个季节的天象。
在农耕文化中,龙的崛起表明阳从地下出来,所以各种昆虫都觉得自己开始活动了。春雷骤起,雨势渐增,气温升高,万物生机盎然,春耕开始。龙抬头,中国长江流域以南很多地方已经开始进入雨季,春雷开始响。在元朝,农历的“二月二日”被称为龙头。从节气来看,“二月二日”在二十四节气中处于“雨”、“刺”和“春分”之中。二月初二,有很多与“龙抬头”有关的活动,但无论哪种方式,都是围绕着对龙神美好的信仰,这是人们希望生存的活动。就全国而言,各地的习俗因地区不同而不同。
龙的兴起是中国古代农耕文化对节日的反映,源于对自然现象的崇拜,与古代天文学对星辰运行和农业节气的认识有关。中国古代占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古人很早就开始探索宇宙的奥秘,从而演绎出完整而深刻的观星文化。古人观察天文现象是为了确定时间,为农业生产提供服务。《龙抬头》虽然历史悠久,但元代以后出现在文献中,将龙抬头与节日和习俗联系起来。
二、龙抬头的传说
传说一
传说王尧的父亲帝喾有四个公主:姜媛、朱蒂、杜青和常怡。本来,常怡的地位是最低的,但自从生了儿子,大家都对她另眼相看。杜青总是担心没有儿子。有人告诉她,在母神庙找孩子很有效,只要她真心,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正如女巫所说,杜青在元宵节吃完饭后去寺庙献祭,然后毕恭毕敬地磕头,双手合十,祈求上帝给她生个儿子。两头说话。有一年大旱,百姓生活艰难。天空中有一条红色的龙。看到人间惨状,觉得可惜,私下大雨。玉帝知道后,把红龙压在一座山下。百姓为赤龙求情时,玉帝说:“除非金豆开花。”2月2日,一位老母亲不知从哪里冒出来,喊道:“卖金豆!”大家都很不解。当他们买回家时,他们是大豆。这些大豆在锅里油炸后开花了。玉皇大帝得知后,不得不放出红龙,贬为凡人界。从母神殿寻找孩子后,杜青每天都期待着好消息。一天晚上,她梦见一条红龙跟着她,她怀孕了。次年2月2日,先是电闪雷鸣,然后阳光灿烂。一盏金色的灯照在院子里,孩子出生了,名叫放勋,后来成为王耀。放勋从小就聪明可爱。他长大当了皇帝以后,每年二月二日都和人民一起犁地。皇帝耕田的习俗就是这样流传下来的。每到过年,收藏上卖的木刻年画。
,“皇帝爷爷使金牛”,就是由此而来。对于尧王出世大家都是众说纷纭,后世编一段:金豆开花赤龙遂抬头 二月初二尧王喜出世。
传说二
传说龙抬头节起源于伏羲氏时代,伏羲“重农桑,务耕田”,每年农历二月初二这天“皇娘送饭,御驾亲耕”,自理一亩三分地。后来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纷纷效法先王。到周武王,不仅沿袭了这一传统作法,而且还当作一项重要的国策来实行。于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举行重大仪式,让文武百官都亲耕一亩三分地。据说,这便是龙抬头节的由来。
传说三
在我国北方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个神话故事。说武则天当上皇帝,惹恼了玉皇大帝,传谕四海龙王,三年内不得向人间降雨。不久,司管天河的龙王听见民间人家的哭声,看见饿死人的惨景,担心人间生路断绝,便违抗玉帝的旨意,为人间降了一次雨。玉帝得知,把龙王打下凡间,压在一座大山下受罪,山上立碑:“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人们为了拯救龙王,到处找开花的金豆。到次年农历二月初二,人们正在翻晒玉米种子时,想到这玉米就像金豆,炒一炒开了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于是家家户户爆玉米花,并在院子里设案焚香,供上开了花的“金豆”。(传说有误,武则天是唐朝时期人物,玉米是明朝才传入中国的,那时哪里来玉米种子?) 龙王抬头一看,知道百姓救它,便大声向玉帝喊道:“金豆开花了,快放我出去!”玉帝一看人间家家户户院里金豆花开放,只好传谕,诏龙王回到天庭,继续给人间兴云布雨。从此,民间形成习惯,每到二月初二这一天,就爆玉米花吃。 这种“天上人间,融为一体”的民间故事,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从另一个角度也反映出古代农业受天气制约的现实以及耕者渴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
>>二月二龙抬头是个什么节日
>>龙抬头的传统习俗有哪些
>>二月二龙抬头吃什么传统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