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吃月饼的吉祥寓意,除了团圆还象征什么?

大家都知道中秋节吃月饼,月饼象征团圆。另外,你知道更多关于月饼的有趣故事和符号吗?
月饼的由来
在中国古代,皇帝总是有春天向太阳献祭、秋天向月亮献祭的仪式制度。在民间,每年八月的中秋节也有拜月或祭祀月亮的习俗。月饼最初是用来祭祀月亮神的。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节赏月和品尝月饼作为家庭团聚的象征,月饼逐渐成为节日礼物。
月饼,也称为胡蛋糕,宫蛋糕,小蛋糕,月饼,年糕等。是古代中秋节祭拜月神的祭品。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从流传下来就形成了。
月饼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周时期,就有一种“太史饼”以纪念太史文忠,是中国月饼的“始祖”。
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引进芝麻、核桃,为月饼的制作增添了辅料。这时出现了一种以核桃仁为馅的圆饼,叫“胡饼”。
唐朝时,民间有面包师从事生产,北京长安开始出现蛋糕店。
“月饼”一词最早出现在南宋吴的《梦梁录》一书中。
而明朝《西湖游览志会》记载了中秋节赏月吃月饼的描述:“八月十五叫中秋,民间用月饼互相继承,取团圆之意”。当时别出心裁的面包师把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作为美食艺术图片印在月饼上,使月饼成为中秋必备食品,深受百姓青睐。
清代关于月饼的记载很多,制作也越来越精细。
到现在各地品种比较多,口味也不一样。其中,京式、苏式、粤式、潮式月饼,深受中国南北人民的喜爱。甜的,咸的,多彩的.一切!
中秋节晚上,人们还喜欢吃西瓜、葡萄、苹果等团圆水果,祝家人生活幸福、甜蜜、安全。
月饼的故事
1.
月饼起源于唐朝军队祈求胜利的食物。
在唐高祖统治期间,李靖将军征服了匈奴,并于8月15日凯旋而归。
当时正在做生意的吐鲁番人给唐朝皇帝送糕点。高祖李渊接过华丽的饼盒,取出圆圆的饼,笑着指着天上的明月说:“要请蛤蟆吃胡饼。”。说完把蛋糕交给首领一起吃。
2.
也有说出自杨贵妃的《玉口》。据说有一年中秋,太宗和杨贵妃赏月吃胡饼的时候,太宗觉得胡饼的名字不好听。杨贵妃抬头看明月,心里澎湃,脱口而出“月饼”。从此,“月饼”这个名字逐渐在民间流传开来。
3.
广为流传的关于月饼的故事,是朱元璋用月饼传达八月十五起义的消息。
相传当时中原广大民众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反叛元朝。朱元璋联合各路抵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是法院的官兵搜查的非常严密,传递信息非常困难。
军事家刘伯温想出一个计策,命令部下把装有“八十五起义”的纸条藏进饼里,然后派人分头送到当地起义部队,通知他们八十五晚上的起义响应。
起义当天,各路叛军一起响应。不久,徐达攻占了元大都,起义成功。
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赶紧传话。在即将到来的中秋节,所有的士兵都和人民一起玩得很开心,那年他起床时用来偷偷传递信息的“月饼”被用作季节性糕点
农历八月十五的中秋节也是中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拜月是节日的一个重要习俗。古代皇帝有春祭日月的社会制度,民间家庭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后来赏月比祭祀月亮更重要,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享乐。
中秋节赏月的习俗在唐代盛行,许多著名诗人的诗歌中都有关于月亮的诗。宋、明、清时期,拜月赏月的宫廷和民间活动更为广泛。中国各地仍有许多“拜月祭坛”和ld
quo;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
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
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
现在,祭月拜月活动已被规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所替代。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
我们逆天改命,却能顺势而为。
可要如何把握自己的人生与命运呢?
批算>>2019紫微流年,掌握你的好运关键,
让你2019年的每一天都过得幸福顺遂!
现在加入白金会员,2018年底运势也尽在掌握!